Global Bird Index - IOC15.1
Home > PELECANIFORMES > Threskiornithidae > Threskiornis > Straw-necked Ibis
Straw-necked Ibis

Straw-necked Ibis

English name:Straw-necked Ibis

Scientific name:Threskiornis spinicollis

【简介】
蓑颈白鹮(英文名:Straw-necked Ibis,学名:Threskiornis spinicollis),是属于鹈形目鹮科白鹮属的一种鸟类。这种鸟类拥有黑色的头部和长且弯曲的黑色喙,颈部呈现出独特的草黄色羽毛,背部呈现出蓝黑色并带有金属光泽。蓑颈白鹮广泛分布于澳大利亚、新几内亚和部分印度尼西亚地区。它们常栖息于浅水湿地、牧场及草地环境。

【外形特征】
蓑颈白鹮的体型较大,体长达59至76厘米,翼宽100至120厘米,体重介于1.1至1.5千克。其黑色的裸露头部和长曲的黑色喙很显眼,上体羽毛呈虹彩光泽,下体及颈部则为白色,并且颈部长有稻草色的装饰羽毛。雄性个体通常体型较大,喙也较长。幼鸟的颜色偏暗,且缺少成鸟的特征性羽毛。

【鸣叫特征】
蓑颈白鹮主要在繁殖群附近发出叫声,包括呱呱声、吠声和哼哼声,飞行过程中也会间歇性发出粗哑的哼声。

【生活习性】
蓑颈白鹮常栖息于浅淡水湿地、牧场边缘、沼泽和草地中。这种鸟类极为游牧性,会随着季节变化和水源条件移动。它们主要以昆虫、甲壳类、软体动物、两栖动物及小型脊椎动物为食,有时也可能食用人类的垃圾。

【繁殖习性】
繁殖季节通常在8月至12月。在这个时间段内,它们会筑巢于芦苇丛、灌木或树上,巢由树枝构成,每窝有2至5枚卵,孵化大约需要3周半的时间,父母双方均参与育雏。

【外型辨识】
该物种独特的草黄色颈部羽毛和虹彩羽色是其显著特征。与澳大利亚白鹮相比较,后者就没有这种特征。

【保护状况】
根据IUCN分类,蓑颈白鹮被列为无危(LC)。全球数量估计约为100万只,是澳大利亚分布最广泛且数量最丰富的鹮类之一。

【地理分布】
蓑颈白鹮主要分布在澳大利亚,包括塔斯马尼亚州,以及新几内亚中南部的Trans-Fly和东南部的Port Moresby附近。其有时会访问新西兰、诺福克岛和豪勋爵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