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frican Sacred Ibis
English name:African Sacred Ibis
Scientific name:Threskiornis aethiopicus
【简介】
非洲白鹮(Threskiornis aethiopicus),又称埃及圣鹮、埃及圣朱鹭或圣鹮,是一种主要分布于撒哈拉以南非洲及伊拉克东南部的水鸟。古代埃及人视这群鸟为神圣,并将其制成木乃伊作为智慧之神托特的象征。
【外形特征】
非洲白鹮体重在1.35至1.5千克之间,翼展达112至124厘米。全身洁白,头和颈部裸露,呈现出光亮的黑色。喙长且弯曲,基本上黑色,并且脚也是黑色,眼棕色,环眼一圈暗红色。在幼年阶段,白鹮会带有褐色肩羽,其头部颈部有灰白色羽毛,并且嘴喙相对较小。成年个体与鳄鸟(同样为鹮科成员)相比,最大的区别在于非洲白鹮具有一根尺寸更加明显的喙。
【生活习性】
非洲白鹮喜欢栖息于潮湿土地和湿地环境,包括淡水湿地边缘、草地、农田、沿海泻湖以及潮间带等,尤其擅长挖掘泥土地寻找食物。主食包括昆虫、鱼类、青蛙及其他水中生物。对于声纹,它们通常较为安静,但在某些时候也能发出类似狗吠的叫声。
【鸣叫特征】
非洲白鹮在某些情况下会发出类似狗吠的声音。
【繁殖习性】
繁殖季节通常发生在雨季,非洲白鹮会筑巢于树上,特别是猴面包树。巢由树枝构成,每次产2至3枚白色或浅绿色的蛋,双亲参与孵化。孵化期约为21至29天,雏鸟在35至40天左右离巢,大约在44至48天能够独立活动。
【外型辨识】
非洲白鹮具有一根尺寸更加明显的喙,这是与鳄鸟相比的主要区别之一。
【保护状况】
非洲白鹮是《非洲欧亚迁徙水鸟协定》保护的鸟种之一,且被IUCN列为LC(无危)级别。曾广泛分布于埃及,但现今主要见于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此外还有伊拉克东南部。由于人为迁移,非洲白鹮也被引入到了南欧诸国和台湾。
【地理分布】
在古代,非洲白鹮主要分布在埃及。现在它们广泛生活在撒哈拉以南的非洲以及伊拉克东南部,并且因为人为因素,还出现在南欧及台湾等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