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lobal Bird Index - IOC15.1
Home > PASSERIFORMES > Thraupidae > Thraupis > Yellow-winged Tanager
Yellow-winged Tanager

Yellow-winged Tanager

English name:Yellow-winged Tanager

Scientific name:Thraupis abbas

【简介】
黄翅裸鼻雀(学名:Thraupis abbas),属于鸟纲>今鸟亚纲>今颚总目>雀形目>裸鼻雀科,英文名 Yellow-winged Tanager。这种鸟类常见于中美洲的热带低地和山麓地区,是裸鼻雀科的一员,以特征鲜明的暗淡羽色和翼部的黄色斑块著称。

【外形特征】
体长约17厘米,体重38至55克。头部和颈部呈蓝紫色,顶部颜色最深,喉部略带灰白色,背部烟灰色,翼部有黄色条带,翼下有鲜明的黄色区域,腹部为黄橄榄色。虹膜颜色为深棕色,鸟喙呈黑色且较厚实,腿则为深灰色。雄性与雌性在外观上非常相似,区别在于幼鸟头部和背部上部呈现橄榄色,背面有暗色斑点,下方通常是灰白色。

【生活习性】
黄翅裸鼻雀主要活动于树的中上层,主要以果实为食,并常栖息在电话线上。这种鸟具较强的社会性,通常聚集成对或小群,有时可达数十只。它们好斗,经常会为领地驱赶其他鸟类。

【鸣叫特征】
叫声包括略带芦苇音的下降颤音,通常以一个或两个引子音符开始,持续时间为2至4秒,有时伴有单一音符的颤音。

【繁殖习性】
繁殖期间,黄翅裸鼻雀通常以成对的形式生活,筑巢时,它们选择粗糙的树干构造一个小型杯状巢,巢材料通常由干纤维、叶子和苔藓构成,置于树的中上半部分。雌鸟每次产卵3枚,蛋为灰色并带有棕色斑点。

【外型辨识】
在与蓝灰裸鼻雀(Thraupis episcopus)的共存环境中,通过黄色翼色作为区分标志容易识别黄翅裸鼻雀。

【保护状况】
根据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数据,该物种被列为无危(LC),意味着其生存状况较为稳定,无紧急保护需求。

【地理分布】
黄翅裸鼻雀主要栖息于包括墨西哥东部至尼加拉瓜东部及哥斯达黎加北部区域在内的中美洲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