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ufous-capped Antshrike
English name:Rufous-capped Antshrike
Scientific name:Thamnophilus ruficapillus
【简介】
棕顶蚁鵙(学名:Thamnophilus ruficapillus)属于雀形目蚁鸟科蚁鵙属。
【外形特征】
雄鸟头部呈锈色帽状冠羽,脸部和喉部为淡黄褐色并带有模糊的暗褐色斑点和条纹。背部深棕色,翅膀红棕色,尾部为棕色至黑色并带有白色条纹。下体主要为带黄褐色调的白色,胸部及侧面有狭窄不规则的黑色条纹。雌性冠羽肉桂棕色,尾部红棕色且无白色标记,胸部仅有轻微条纹。
【生活习性】
栖息于安第斯山脉山地常绿森林边缘地带、次生灌木丛、再生林地及开阔乡村中的孤立小片林地。活动海拔范围1750至3050米。主要在密林下层觅食,偶尔高度可达7米,采取短暂跳跃和停顿的方式捕食昆虫。
【鸣叫特征】
棕顶蚁鵙的鸣叫声由12至13个快速加速的“tjew”音符组成,这些音符先上升后下降,最后加速。
【繁殖习性】
繁殖季节主要集中在10月至12月,有时延续至2月。筑巢于灌木或小树的叉枝上,巢高1至2米,由植物纤维、细草根及马毛构成。每次产卵3枚,偶尔2枚,卵壳呈白色,带有紫褐色和灰紫色斑点。寄生现象有记载,常见寄生于紫辉牛鹂的巢中。
【外型辨识】
与同属的棕翅蚁鵙相比,雄性胸部条纹更为密集,并延伸到腹部;雌性的下体颜色偏肉桂色,而非纯白色。不同地区间的亚种存在较为细微的变异。
【保护状况】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ver 3.1:2009年鸟类红色名录。
【地理分布】
棕顶蚁鵙分布于南美洲西南部和东南部,包括阿根廷、玻利维亚、巴西、巴拉圭、秘鲁和乌拉圭。在巴西的一些国家公园如伊塔蒂亚亚等地均发现了该物种;在阿根廷一些国家公园如埃尔雷伊及卡利莱瓜国家公园也有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