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ack-hooded Antshrike
English name:Black-hooded Antshrike
Scientific name:Thamnophilus bridgesi
【简介】
黑头蚁鵙(英文名:Black-hooded Antshrike,学名:Thamnophilus bridgesi)是雀形目蚁鸟科蚁鵙属的一种鸟类,分布于中美洲的哥斯达黎加和巴拿马。该物种常见于森林边缘和内部,主要以昆虫及其它节肢动物为食。
【外形特征】
黑头蚁鵙平均体长约15至17厘米,体重约为26至27克。雄鸟以黑色为主,肩部有白色斑块,翼覆盖羽毛上有小白斑点,尾巴外侧为白色尖端,下腹部则是暗灰色。雌鸟头部、冠部及脸部呈黑灰,细白条纹,上部淡棕色掺合黑灰,翼覆盖羽毛带有白点,尾部呈黑色并带有白色尖端,下部色彩橄榄绿,喉、胸、腹有白色条纹。幼鸟的外貌接近雌鸟,在颜色上稍有些变动,更偏向棕色,白点也更大。
【鸣叫特征】
雄鸟鸣叫的声音富有节奏感,共18个音符,形成一个持续约2.5秒的音符序列,起初音调上升而后保持稳定,以一个长而降调的强调音符结束。其叫声则是一种长而持续的抱怨声,通常会重复2至3次。
【生活习性】
黑头蚁鵙偏爱低地常绿森林和半落叶森林中的灌木丛及缠绕藤本植物。该种鸟类多单独或成对栖息,可偶尔与其它种类的鸟类栖息混群。主要在地面和树木高度15米以下觅食,主要以昆虫和其他节肢动物为食。
【繁殖习性】
该鸟类的繁殖范围在哥斯达黎加为2月至9月,筑杯形巢于树叉上,以植物的细根、纤维片等编织而成。巢距地面0.6至3.6米高。孵化期约为14至15天,该阶段夜间仅雌鸟负责孵卵,而两性都参与后代幼化的喂养。
【外型辨识】
黑头蚁鵙与其他蚁鵙相比,其首要特征为雄鸟体色为纯黑,有显著的肩部白色斑点;雌鸟则为黑灰色头、冠及面部,上体为棕黑,翼覆盖羽毛上有白点。两者在鸣叫及栖息环境的选择上也有一定的差异性。
【保护状况】
黑头蚁鵙被列为《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ver 3.1:2009年鸟类红色名录的“无危”(LC)级别。这种物种能够适应不同程度环境变化的生境,尤其是受人类活动影响下的栖息环境,但因森林砍伐等因素,其某些分布区域可能已逐渐消失,需保持对其的关注和保护措施。
【地理分布】
尽管主要分布于中美洲,但该物种也偶见于南美洲部分地区,例如哥伦比亚、委内瑞拉、圭亚那、厄瓜多尔、秘鲁等国家,也包括了马尔维纳斯群岛,也被称为福克兰群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