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lobal Bird Index - IOC15.1
Home > PASSERIFORMES > Thamnophilidae > Thamnomanes > Dusky-throated Antshrike
Dusky-throated Antshrike

Dusky-throated Antshrike

English name:Dusky-throated Antshrike

Scientific name:Thamnomanes ardesiacus

【简介】
灰喉蚁鵙(Thamnomanes ardesiacus)属于雀形目蚁鸟科,主要分布在南美洲北部和西部的亚马逊雨林低地地区。该物种在委内瑞拉、圭亚那、苏里南、厄瓜多尔、秘鲁、巴拉圭、巴西及马尔维纳斯群岛等国家和地区有广泛分布。

【外形特征】
灰喉蚁鵙体型中等,体长约为13至14厘米,体重在16至19克之间。雄鸟整体翅膀和背部呈灰蓝色,腹部颜色较浅,有时在肩胛间可见小片白色斑块。雌鸟背部呈暗橄榄棕色,翅膀和尾巴则更偏红褐色,喉咙呈淡黄色,腹部为淡黄橙色。幼鸟初期外观类似雌鸟,但逐渐发育为成年雄鸟的体色,翅膀覆羽和下体保留肉桂棕色。

【鸣叫特征】
灰喉蚁鵙的歌声由一系列连续变化的音符组成,音符逐渐变短、变强并升高音调,在歌声末尾通常以沙哑的音调为终结,有时还会重复沙哑音2到3次。此外,其叫声中还包含了短促的'chirr'声以及下滑的沙哑音符和突然清晰的音符。

【生活习性】
灰喉蚁鵙主要栖息于低地常绿雨林的下层,海拔最多可达1050米。它们经常在多物种混合群中活动,尤其与其他蚂蚁猎食鸟一起组成群体。灰喉蚁鵙通常在地面以上的0至10米高度范围内觅食,主要以昆虫和其他节肢动物为食。

【繁殖习性】
灰喉蚁鵙的繁殖季节一般从每年6月至10月进行。其巢穴由真菌丝和植物纤维制成,并用枯叶覆盖在外部,筑巢位置多选择在树干分支处,离地高度大约2米。每个巢内通常产卵2枚,孵化期大约在11至12天左右。

【外型辨识】
与灰蚁鵙和蓝蚁鵙相比,灰喉蚁鵙的喙部相对更短,且喉咙处黑色羽毛的数量较少;肩胛间的白色斑块也比其他种类更小或完全缺失。

【物种区别】

【保护状况】
灰喉蚁鵙目前被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列为无危物种,意味着其数量并未显著下降,且在适当保护的自然栖息地内广泛存在。

【地理分布】
灰喉蚁鵙主要分布在南美洲北部和西部的亚马逊雨林低地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