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lobal Bird Index - IOC15.1
Home > PROCELLARIIFORMES > Procellariidae > Thalassoica > Antarctic Petrel
Antarctic Petrel

Antarctic Petrel

English name:Antarctic Petrel

Scientific name:Thalassoica antarctica

【简介】
南极鹱(学名:Thalassoica antarctica)是鹱形目鹱科的成员,是一种中型海鸟。它广泛分布于南极洲及其周边海域的岛屿,甚至在距离南极大陆350公里内的内陆悬崖和岩石上筑巢。

【外形特征】
南极鹱成鸟的体长在40厘米到46厘米之间,翼展可达100到110厘米,体重为510至765克。成鸟头部、背部、臀部呈现深棕色,随着时间的推移会变成浅棕色并带有模糊的浅色斑点。尾部为白色,除尾端有一深棕色横纹外。翅膀部分深棕色,包括初级飞羽的内侧部分,其余则为白色,带有深棕色的尖端。下翼覆羽为白色,带有深棕色条纹。雌鸟体型略小于雄鸟,但差异不大。雏鸟外观与成鸟相近,只是喙全黑且有泛白的羽毛边缘。

【生活习性】
南极鹱栖息于南极海域,偏好靠近浮冰和冰山的开阔水域。它们飞行风格敏捷,能进行长达3000公里的觅食之旅。主要食物来源包括南极磷虾、鱼和小型乌贼。与鲸鱼群和其他海鸟如南极大燕鸥协同觅食。在海上安静,但在巢穴附近会发出咕噜声、咯咯声和咯咯笑的叫声。

【鸣叫特征】
在海上安静,但在巢穴附近会发出咕噜声、咯咯声和咯咯笑的叫声。

【繁殖习性】
每年11月开始繁殖,通常在10月返回繁殖地。巢穴位于雪地裸露的悬崖和岩石上,由鹅卵石、骨头、羽毛堆砌而成。每年产一枚白色卵,孵化周期约为40至49天。孵化成功率约为81%,而总体繁殖成功率为60%。42至47天后雏鸟离巢,此时体重可达700克。

【外型辨识】
南极鹱的独特黑白对比图案帮助其在同类中脱颖而出。

【保护状况】
根据IUCN,南极鹱被列为无危(LC)物种。

【地理分布】
主要在南极洲、南冰洋及其周边岛屿上繁殖。非繁殖季节,它们的活动范围可延伸至南极收敛带,并偶有旅人会出现在福克兰群岛、南非、新西兰和塔斯马尼亚等地。种群估计在数百万只左右。

【历史】
最早在18世纪被詹姆斯·库克船长在南极圈内发现并描述。后来布丰伯爵在《鸟类自然史》中命名,归于南极鹱属。

【科学分类】
南极鹱属及其种的命名来源于古希腊语的"thalassa"(海洋)和"oikos"(房屋)。南极鹱呈单型,无亚种区分。同属鹱形目鹱科,是海鸟中的一个独特分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