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lobal Bird Index - IOC15.1
Home > PASSERIFORMES > Teretistridae > Teretistris > Oriente Warbler
Oriente Warbler

Oriente Warbler

English name:Oriente Warbler

Scientific name:Teretistris fornsi

【简介】
灰森莺(Teretistris fornsi)属于雀形目、灰森莺科的鸟类。这一物种主要栖息在古巴东部和中部的森林地区,包括北部海岸的萨瓦纳-卡马圭群岛和东南沿海的Sierra Maestra山脉。

【外形特征】
灰森莺体型小巧,成年鸟身长约为13厘米,体重在7.4到13克之间。它的头部、颈背以及上体呈灰蓝色,脸部和喉部至腹部则为明亮的黄色,腹部及下腹的尾部为白色,两胁上点缀着不规则的暗褐色斑点。眼睛周围有一圈显眼的黄色眼圈,虹膜深色,喙为灰黑色,腿和脚的皮肤呈现蓝灰色。幼鸟的具体特征尚未有详细的描述。

【生活习性】
灰森莺适应不同的森林和植被生境,尤其偏好相对完整的林下层区域,并偶尔现身于半干旱区域的灌木丛。这一物种全年留居在分布区内,主要以昆虫和其他无脊椎动物为食,偶尔也会捕捉小型蜥蜴或食用小果实等。它们从地面到中层林冠活动,以啄食方式觅食,有时悬停跳跃,或在树皮暗处和枯叶堆积地仔细搜寻食物。在非繁殖期,灰森莺常形成由4至16只个体组成的小群体,并作为混合觅食群的核心成员。

【鸣叫特征】
灰森莺的叫声独特,由一系列相对高音的“zip”或“zhip”声组成,带着嗡鸣的音效。其鸣唱则更为复杂,由多种短音组合而成,与其他森莺的鸣叫声类似,但稍显单调。

【繁殖习性】
灰森莺的繁殖期通常从3月延续至7月,其中3月至4月为产卵高峰期。它们建造的巢区多由苔藓、草根、藤蔓和细草构成,被安置在距离地面大约1米的高度,隐蔽于枝条或树叉中,通常藏匿在茂密的苔藓丛生部位。每窝产卵数量在2到3枚之间,经大约8至9天孵化后,雏鸟将在巢中孵育10至11天,学会飞行。

【外型辨识】
与黄头灰森莺相比,灰森莺的头顶及胸部不是黄色,而是更深的蓝灰色。此外,两者在体色上也有较显著的区别,灰森莺的蓝灰色上体与暗褐色斑点与蓝翅黄森莺完全不同,后者具有绿色或黄色的顶冠和背色。

【物种区别】
目前灰森莺分为两个亚种:指名亚种T. f. fornsi和T. f. turquinensis,后者体型较大,头顶和上体的颜色更接近烟灰色,两胁的斑点呈现出灰色而非褐色。

【保护状况】
灰森莺被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列为“无危”物种(Least Concern,缩写L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