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lobal Bird Index - IOC15.1
Home > MUSOPHAGIFORMES > Musophagidae > Tauraco > Yellow-billed Turaco
Yellow-billed Turaco

Yellow-billed Turaco

English name:Yellow-billed Turaco

Scientific name:Tauraco macrorhynchus

【简介】
黄嘴冠蕉鹃(学名:Tauraco macrorhynchus)是蕉鹃目蕉鹃科冠蕉鹃属的一种中等体型鸟类,以亮丽的黄色大喙而闻名。它们广泛分布在非洲中西部至西部地区的低地森林中,海拔最高可达1600米。

【外形特征】
黄嘴冠蕉鹃体长约为40至43厘米,雄鸟体重261至272克,雌鸟体重216至234克。头部、颈部和胸部通体绿色,头顶有一顶圆凸的绿色羽冠,顶端有一道白色横纹和黑色边缘。翅膀、肩部和尾翼呈现出光泽的蓝紫色,其中初级飞羽和外侧次级飞羽呈鲜红色,腹部颜色偏黑带绿,下尾羽黑亮。其眼睛深棕色,眼圈鲜红且被一圈细黑线环绕,喙色黄亮,基部略带暗红,脚黑亮。幼鸟较成鸟暗淡,亚种verreauxii的羽冠顶点则为鲜红色与黑色,上体蓝紫色则被覆盖更多绿色。

【生活习性】
主要栖息于原始森林、低地和山地画廊森林,也偶尔活动于次生林内。关键的食物来源是各种果类,如Musanga、Coelocaryon、Polyalthia等植物的果实,同时也会摄取树籽、嫩芽、蜗牛和受蚂蚁驱赶的昆虫。

【鸣叫特征】
该物种的鸣叫声极具特征,一种尖锐而持续的“咯咯”声,一段较长、低沉的音符后紧随快速连续的“咯咯”声,有时鸣叫声可长达21秒。此外还会听到短暂的沙哑噪音和类似乌鸦的连串“呱呱”声。

【繁殖习性】
黄嘴冠蕉鹃的繁殖季节在不同地区有所变化。雌鸟会选择树冠中的隐蔽处筑巢,通常距地面高度在7至10米之间,巢为简单的树枝平台。每巢产卵2枚乳白色椭圆蛋,由双亲共同孵化。

【外型辨识】
可以通过其黄色大喙及其上特有的蓝紫色和绿色羽冠来区分。

【物种区别】
与红嘴近亲绿冠蕉鹃相比,黄嘴冠蕉鹃更喜欢原始森林。可以通过其黄色大喙及其上特有的蓝紫色和绿色羽冠来区分。

【保护状况】
该物种的保护级别为IUCN无危(LC),但正面临因栖息地森林砍伐而进一步减少的风险。目前CITES贸易公约对其实施了二级保护,防止过度采伐和捕捉。在适合栖息地区,如尼姆巴山、马科库周围及塞拉里昂等地,该物种的数量仍然相对稳定。

【地理分布】
黄嘴冠蕉鹃的地理分布覆盖了安哥拉、喀麦隆、刚果共和国、刚果民主共和国、科特迪瓦、赤道几内亚、加蓬、加纳、几内亚、利比里亚、尼日利亚和塞拉利昂。因达荷美地区的干旱气候造成分布区域断层,将其两个亚种T. m. macrorhynchus(分布于从塞拉利昂到加纳)与T. m. verreauxii(分布于安哥拉)分开。有人提议将其视为两个独立物种,并转入Musophaga属以反映其在系统发育上的独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