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lobal Bird Index - IOC15.1
Home > MUSOPHAGIFORMES > Musophagidae > Tauraco > Hartlaub's Turaco
Hartlaub's Turaco

Hartlaub's Turaco

English name:Hartlaub's Turaco

Scientific name:Tauraco hartlaubi

【简介】
蓝冠蕉鹃,英文名为Hartlaub's Turaco,学名Tauraco hartlaubi。该物种属于脊索动物门、脊椎动物亚门、鸟纲、今鸟亚纲、今颚总目、鹃形目、蕉鹃科。

【外形特征】
体长约43厘米,体重介于210-275克。成鸟头冠及颈背为蓝黑色,额头有一显著的白色斑块,眼周有白色线纹和黑色眼纹围成的半环,眼睛下方是细黑线,脸颊、颈部、肩部、喉咙和胸部为绿色。背部下方、翅膀和尾巴呈深紫蓝色,大腿和腹部为暗黑绿色,主要飞羽和外侧次级飞羽鲜红,眼睛棕色,眼圈和裸露眼后皮肤呈红色,喙深红色,腿和脚为黑色。

【鸣叫特征】
叫声单一而粗哑,类似于“kow kow”音节。早晨和傍晚时,常进行加速的鸣叫。大声咆哮是蓝冠蕉鹃求偶时的典型叫声,安静时发出低沉鸣叫,警戒时用“kak kak kwak kwak”呼叫同伴,起飞时会有“quark”单音,巢中幼鸟回应叫声则是重复的“whii caraw”。

【生活习性】
主要以果实和水果为食,包括Chaetacme、Elaeodendron、Euclea等植物的果实,有时还会食用Acokanthera longiflora的大型有毒果实。族群可多达约20只,喜欢群居在茂密树木结果的林中,偶尔捕食毛虫、蛾和甲虫。

【繁殖习性】
繁殖季节约为4月至12月,高峰期常与降雨量高期同步。它们通常成对筑巢,巢位于离地面3-8米的密林中,用枝条和细枝加固,通常产下二枚卵。孵化期约为16-18天,双亲共同照料雏鸟,直到雏鸟成形并能在一定程度上自行捕食为止。

【外型辨识】
蓝冠蕉鹃与其他蕉鹃科成员区分开来的主要特点包括头部的显著白色斑块和红色的眼圈及眼后皮肤。红翅在飞行中尤为突出。

【物种区别】
主要见于非洲东部,尤其是肯尼亚和坦桑尼亚,海拔2000米以上的高地地区更为常见。

【保护状况】
IUCN评估为无危级别(LC),列于CITES II。受限于人类猎捕影响的部分区域外,野生种群在分布区较为普遍。

【地理分布】
主要见于非洲东部,尤其是肯尼亚和坦桑尼亚,海拔2000米以上的高地地区更为常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