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hite-browed Bush Robin
English name:White-browed Bush Robin
Scientific name:Tarsiger indicus
【简介】
白眉林鸲(学名:Tarsiger indicus)属雀形目鹟科,是一种小型、隐秘且活动于地面的鸟类。其英文名为White-browed Bush Robin(白眉灌丛鸫)。繁殖区域分布于喜马拉雅山脉至中国中南部,包括台湾。体长位于14-15厘米之间,雄性比雌性略重。
【外形特征】
成年雄性体背部呈石板蓝灰色,腹部为橙棕色或榄褐色。成年雌性和年轻雄鸟的上体为土黄色而非蓝灰色,具有较为明显的白色眉纹。台湾亚种的背部为石板黑色带黄色橄榄色,与其他亚种有所差异。
【生活习性】
白眉林鸲主要栖息于2100-4200米的高山及亚高山区域,适宜环境包括针叶林、针阔叶混交林以及桦树林。尤其偏好在山谷森林和杜鹃灌丛地带栖居。在冬季,它们会移动到海拔2500-3000米左右的中山森林中。
【鸣叫特征】
在繁殖期间,这些鸟类会以低矮的树栖或地面作为巢址。雄禽会站在石头上或低矮灌木上鸣叫告求回音。
【繁殖习性】
白眉林鸲通常在5月到7月间筑巢,且巢层结构十分精细,壁厚大约在1.8至2.0厘米之间。巢材将卵保护在其内部环境,大部分重量集中在17至20厘米和13至15厘米的长度和宽度范围内。
【外型辨识】
与栗腹歌鸲和棕胸蓝姬鹟相比,白眉林鸲体型较大且眉纹更为明显。
【物种区别】
部分白眉林鸲为留鸟,而其他则表现出短距离的季节性迁徙行为。它们在炫耀期间会将翅膀下垂并微微颤动,尾巴轻弹,并在海拔迁移。活动于地面且对人类表现出一定程度的适应性,基本上属于高山灌丛鸟,常常隐藏在森林的底层植被中。
【保护状况】
根据IUCN红色名录,白眉林鸲被评定为无危物种(LC),然而,该亚种分化中的台湾亚种正受到若干专业分类学研究的关注。
【地理分布】
繁殖区域和冬季分布地横跨中国多地及其他国家。例如,白眉林鸲在中国区域南缘主要栖息于四川、云南、西藏、台湾等地。除此之外,尚分布于不丹、印度东北部、缅甸、尼泊尔和越南北部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