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lobal Bird Index - IOC15.1
Home > PASSERIFORMES > Muscicapidae > Tarsiger > Red-flanked Bluetail
Red-flanked Bluetail

Red-flanked Bluetail

English name:Red-flanked Bluetail

Scientific name:Tarsiger cyanurus

【概述】
红胁蓝尾鸲(Tarsiger cyanurus),俗名蓝点冈子、蓝尾巴根子、蓝尾杰和蓝尾欧鸲,是属于雀形目鹟科的鸟类。它有着明显性别二态性的外表,雄鸟上身呈现鲜艳的蓝色,胸部淡黄,两胁橙红,形成对比强烈的视觉效果;雌鸟则主要以褐色为基调,但保留了蓝色的尾羽。红胁蓝尾鸲广泛分布于欧亚大陆北部,从芬兰至日本,夏季繁殖于东北亚地区,冬季则迁徙至东南亚。

【基本信息】
- 学术名:Tarsiger cyanurus
- 常见名:红胁蓝尾鸲、蓝点冈子、蓝尾巴根子、蓝尾杰、蓝尾欧鸲
- 分类:雀形目鹟科鸲属
- 大小:13-15厘米
- 重量:10-18克

【外形特征】
- 雄鸟:上身灰蓝色,头部呈蓝灰色,具白色眉纹;颏、喉和胸部呈棕白色,两胁显橙红,均与白色腹部形成明显对比。
- 雌鸟:主要呈橄榄褐色,具白色眼圈;喉白,胸带褐色,两胁橙红,其余下体白色;尾为主蓝色。

【生活习性】
- 常单独或成对活动。
- 偏好成熟泰加森林、山地森林地带,尤其潮湿、苔藓覆盖的环境。
- 主要以昆虫为食,偶尔吃浆果和种子。

【繁殖】
- 繁殖周期:5月至8月。
- 筑巢:偏好洞穴、树洞或土境。
- 蛋:4-7枚,呈纯白或带有红褐色斑点;孵化期约15天。

【保护状况】
- 分布:芬兰至日本,冬季迁徙至东南亚;在中国,繁殖于东北和西南各省,越冬于南方。
- 保护级别:被纳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红色名录和国家保护名录,级别为无危(LC)。
- 威胁:受到捕捉供笼养和出售的威胁。

【地理分布】
红胁蓝尾鸲广泛分布于欧亚大陆北部,从芬兰至日本,夏季繁殖于东北亚地区,冬季则迁徙至东南亚。在中国,繁殖于东北和西南各省,越冬于南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