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ak Paradise Kingfisher
English name:Biak Paradise Kingfisher
Scientific name:Tanysiptera riedelii
【简介】
比岛仙翡翠(学名:Tanysiptera riedelii),又称作Biak Paradise Kingfisher,在佛法僧目翠鸟科属于仙翡翠属。这种树栖翠鸟仅限于印度尼西亚的Biak岛及其邻近的Supiori岛,位于Cenderawasih湾附近的北Geelvink湾区域。
【外形特征】
成年的比岛仙翡翠头部、颈部和背部显现出亮光泽的天蓝色。臀部、尾基和下腹部呈现出白色。尾部的两侧尾羽非常长,末端宽展成球拍形状,上基部为白色,中部为蓝色。喙为橙红色,虹膜为深棕色,脚为橄榄褐色或黄褐色。幼鸟的颜色较暗,尾羽较短,带有淡褐色斑纹,喙色较暗。
【生活习性】
比岛仙翡翠栖息于原始森林和退化的森林中,尤其喜爱森林的中层。它们常常静止地坐在树枝上,尾翼上下摆动以恐吓猎物。它们是完全肉食性的捕食者,以昆虫(如蜗牛、甲虫、蚱蜢、毛毛虫、蜈蚣、蚯蚓)以及一些小型的爬行动物作为主要猎食对象。
【鸣叫特征】
这种鸟发出一种低沉独特的两音节吠叫,偶尔会升调并在二重唱中重复发出类似"puuu puu pipipipipipi!"的尖锐叫声。
【繁殖习性】
比岛仙翡翠在距地表约1.2米高的白蚁丘中共同挖掘巢穴,巢穴直径大约15厘米,高13厘米。雌鸟大约产5枚卵,双方共同孵化和喂养雏鸟。
【外型辨识】
该鸟类与普通仙翡翠种类相比,头部和背部的蓝色色彩更为鲜艳,尾部白色的部分更多,而且喙部更粗壮。
【物种区别】
【保护状况】
IUCN保护状况为近危(NT)。
【地理分布】
该鸟类仅处于地理上相对封闭的区域,即印度尼西亚Biak岛及其周边岛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