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tle Paradise Kingfisher
English name:Little Paradise Kingfisher
Scientific name:Tanysiptera hydrocharis
【简介】
阿鲁仙翡翠(学名:Tanysiptera hydrocharis),是一种生活于河流森林中的佛法僧目翠鸟科鸟类,主要分布于印尼的阿鲁群岛和新几内亚的中南部地区。
【外形特征】
阿鲁仙翡翠具有明显的性别差异。雄鸟的头部、身体和翅膀呈现出深蓝色,肩部、下背部、尾部和披风接近黑色。下体全白,尾部呈现蓝色,并且拥有两条长达12厘米、深蓝色的飘带尾羽,末端呈现白色的球拍状。翅膀覆羽为黑色,嘴部鲜红,虹膜深棕色,腿则为橄榄褐色。相比之下,雌鸟的上体呈现出棕褐色,下体全白,尾部较短并无飘带。
【鸣叫特征】
关于阿鲁仙翡翠的鸣叫声,目前资料有限,但据推测,其鸣叫与普通仙翡翠相似,表现出一系列逐渐下降的音符。
【生活习性】
阿鲁仙翡翠栖息于低地雨林中,包括一些较为干燥的环境区域。它们以昆虫及其幼虫为主要食物来源,常常通过树叶或地面觅食这些猎物。
【繁殖习性】
在阿鲁群岛,阿鲁仙翡翠的繁殖季节通常从4月开始,到5月时,科学家们已经观察到幼鸟出现。它们倾向于在树上的白蚁巢中筑巢,并由双方共同孵化和抚育幼鸟。每窝产卵的具体数量尚不确定。
【外型辨识】
阿鲁仙翡翠的生态特性、生物习性和种群数量仍需进一步的科学研究来确定。阿鲁仙翡翠,作为翠鸟科仙翡翠属的一员,是一种完全肉食性的鸟类,喜好栖息于河流附近森林中,以昆虫和小型动物为主食。
【物种区别】
在面对普通仙翡翠时,阿鲁仙翡翠体型较小,冠部颜色更深。此外,外侧尾羽的蓝色也与普通仙翡翠的白色形成差异,同时其喙部较为细长。最可靠的区别在于两种鸟类的鸣叫声。
【保护状况】
尽管已被列入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但由于缺乏相关数据,阿鲁仙翡翠的保护状况目前标注为DD(数据缺乏)。在新几内亚大陆,这种鸟类被认为较为稀少,但在阿鲁群岛,它可能仍然是常见物种。
【地理分布】
阿鲁仙翡翠主要栖息于印尼的阿鲁群岛以及新几内亚中南部地区,特别是在Trans-Fly区域的某些岛屿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