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lobal Bird Index - IOC15.1
Home > CORACIIFORMES > Alcedinidae > Tanysiptera > Kofiau Paradise Kingfisher
Kofiau Paradise Kingfisher

Kofiau Paradise Kingfisher

English name:Kofiau Paradise Kingfisher

Scientific name:Tanysiptera ellioti

【简介】
黑翅仙翡翠(Kofiau Paradise Kingfisher,学名:Tanysiptera ellioti),是佛法僧目翠鸟科仙翡翠属中的一种鸟类。该鸟种分布于印度尼西亚四王群岛中的Kofiau岛,栖息于低地森林之中的高大阴凉原始森林和次生林。

【外形特征】
黑翅仙翡翠成年体长为33-34厘米,从其尾羽起点(10-11厘米长度)形成流苏状。头部与上体呈深蓝色,冠羽为淡蓝灰。臀部和尾羽纯白。且尾羽中央羽毛显著加长略呈锥形,尖端扁平,色彩对比尤为鲜明。喙呈鲜红色,眼虹膜呈现出棕暗色,腿脚灰褐至黄褐色。相较而言,幼鸟的配色要暗淡很多,而且翅膀覆羽边缘有一层微微的黄色,背部以及臀部泛淡棕色,腹部带棕黄色调,尾羽上方蓝色下方灰色,喙色为深褐色,尖端稍微浅淡。

【生活习性】
它们常在Kofiau岛上的森林甚至花园的遮荫树荫下发现。黑翅仙翡翠主要是以昆虫和蠕虫为食,它们也会在地面挖掘土壤捕获食物,除了蜗牛、甲虫、蚱蜢、毛毛虫、蜈蚣、蚯蚓,甚至捕食少量的小型爬行动物,例如蜥蜴。有关它们的飞行和活动特征信息尚未详悉。

【鸣叫特征】
黑翅仙翡翠的鸣叫声是快速颤音,音调上升后迅速停止,持续1.5至2秒,与普通仙翡翠相似但较短促,带哀伤音调。此外,它们还发出柔和、哀伤、高音下滑的哨声,有时结尾还趋于轻微上扬。

【繁殖习性】
繁殖活动的具体周期未经提到, 但它们会在距地面约1.2米高度被白蚁空蚀的树洞中筑巢,尺寸通常约为15厘米宽×13厘米深。一般而言,雌鸟产卵5枚左右。最终雌鸟和雄鸟会共同孵化和哺育雏鸟。

【外型辨识】
与相近种类的普通仙翡翠相比,黑翅仙翡翠的尾羽更完全是白色,而中央尾羽较轻微变窄,末端也不明显扁平,还体现在幼鸟和成鸟之间的色局差异。

【保护状况】
根据IUCN分类,黑翅仙翡翠被列为“近危”物种(NT),意味着该物种可能面临较高的灭绝风险。

【地理分布】
这种鸟类生活地域仅限于印度尼西亚的Kofiau岛,位于四王群岛的新几内亚西北部。它们广泛分布于原始森林、次生林及有一定植被覆盖的村舍花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