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lobal Bird Index - IOC15.1
Home > PODICIPEDIFORMES > Podicipedidae > Tachybaptus > Alaotra Grebe

Alaotra Grebe

English name:Alaotra Grebe

Scientific name:Tachybaptus rufolavatus

【简介】
德氏小䴙䴘(英文名:Alaotra Grebe,学名:Tachybaptus rufolavatus)是䴙䴘目䴙䴘科中的成员,现已被宣布灭绝。这种鸟类原产于马达加斯加东北部的Lake Alaotra及其周边水域,大约25厘米长,由于短翼使其难以进行长时间飞行。

【外形特征】
成年德氏小䴙䴘在繁殖季节时有一个黑褐色的帽状头顶,从眼下方延伸至背部和上体深色。后颈和下脸、大部分颈部为从棕色过渡至棕栗色,逐渐变白至下巴和喉部,并带有沙灰色边缘。两侧和侧腹部灰褐色带红棕色调,腹部颜色肉桂色并有深灰色斑点,腹部中央则较浅。虹膜为淡黄色,喙则为黑色,尖端为白色,嘴角处有淡黄色斑。非繁殖季节的成鸟颜色更淡,上体更为棕褐色,羽毛中淡色斑点更多,颈部栗色显著减少,而嘴角处的淡色斑点则不再明显。雌雄外貌相似,但雄鸟比雌鸟体型稍大。幼鸟和淡色成鸟外观相似,颈部两侧有暗斑。

【生活习性】
德氏小䴙䴘栖息在马达加斯加东北部的大型但浅水的Lake Alaotra,湖岸周围是密集的植被,包括芦苇和纸莎草等多种淡水资源植物以及睡莲。因为短翼限制了它们的飞行能力,它们被认为是一个定居物种。然而,有少量证据表明了它们的高度共存度,这可能由Lake Alaotra的栖息地变化引起。它们的食物几乎完全由小型鱼类组成。

【繁殖习性】
繁殖季节改变了时间,曾有记录在1929年的4月至6月以及1960年早春发现了繁殖行为,但此后再没有搜集到相关信息。

【保护状况】
基于IUCN的评估,德氏小䴙䴘被列入灭绝(EX)类别。最后一次被确认的存在是在1982年和1985年。考虑到其已知的威胁、栖息地变化和有限的分布范围,当前认为该物种已经灭绝。2010年官方宣布灭绝日期,但有可能实际上在之前几年内就已消失。

【地理分布】
德氏小䴙䴘的分布从中部马达加斯加岛的Lac Alaotra扩散至马达加斯加全国的多个湖泊和池塘,但大部分栖息地集中在Lac Alaotra及其附近的水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