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sser Florican
English name:Lesser Florican
Scientific name:Sypheotides indicus
【简介】
凤头鸨(学名:Sypheotides indicus),也被称为小型鸨类,隶属于鸨形目鸨科。它不仅是其属中唯一的物种,还是目前最小的鸨类种类,特有分布于南亚次大陆的高草地带。
【外形特征】
凤头鸨在繁殖季节中,雄鸟展现出鲜明的黑白色调,从头到颈和下体呈黑色。它们的喉咙部位是白色的,两只眼睛后方生长着大约4英寸长的丝带状羽毛,向上弯曲达匙状末端。背部及肩部显现斑驳的白色V字形图案。雌鸟体型稍大,全年均显示为轻棕色,带黑色条纹,头部和颈部有更深的黑斑点。它们甚至幼鸟阶段,侧颈处都有明显的U形标示。
【鸣叫特征】
凤头鸨通常寡言,却能在受惊时发出短暂的哨音。在求偶展示期间,雄鸟可以发出类似青蛙的鸣叫声。
【生活习性】
凤头鸨喜欢栖息在开阔的草地、灌木地及农田,特别喜好Sehima nervosum和Chrysopogon fulvus草丛且偶尔占据种植大豆和花生地。凤头鸨的食性广泛,从草本植物的嫩芽、浆果到昆虫乃至蜈蚣、蜥蜴和青蛙都有涉及。
【繁殖习性】
凤头鸨耐旱的繁殖季节落在7月至9月之间,具体日期视西南季风来临时的雨量而定。巢通常坐落在裸露的草地或谷物田上,每巢通常产卵3到5个。所孵化的小鸟绒毛呈现浅黄到棕色并带有黑斑。
【外型辨识】
凤头鸨与同类的南亚鸨在身形大小及颈部粗细上有明显区别,其肩部呈现出一条白带,且有独树一帜的头颈装饰性羽毛。雌性凤头鸨较南亚鸨小,颈部更加纤细。
【保护状况】
凤头鸨被IUCN红名单评为极度濒危物种,原因包括外来植物种类对生境的影响、放牧压力加大、猎捕行为等因素。
【地理分布】
凤头鸨主要在印度的西北部及中部地区于夏季繁殖,冬季则普遍散布于南部及中心地带。尽管其分布范围因生境缩减而在巴基斯坦西部及印度东部减少了。该鸟类曾经广泛分布于印度次大陆,但斯里兰卡缺乏记录。现在,它们主要局限于印度的部分地区——如古吉拉特邦、中央邦、安得拉邦的少数区域以及尼泊尔南部小部分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