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ufous-necked Foliage-gleaner
English name:Rufous-necked Foliage-gleaner
Scientific name:Syndactyla ruficollis
【地理分布】
棕颈拾叶雀(Syndactyla ruficollis)主要分布于厄瓜多尔西南部及秘鲁西北部的山区,包括厄瓜多尔的El Oro和Loja省份以及秘鲁的Lambayeque部门。由于栖息地丧失,棕颈拾叶雀的分布已变得零散且稀少。
【外形特征】
棕颈拾叶雀体长18至19厘米,体重29至39克。它头部最显著的特征是橙红色眉纹,延伸至颈部,并且眼后有一个深褐色带斑,耳羽和颊部呈灰褐色,带有淡褐色杂斑。其喉部下方和胸前有橙红至赭黄色斑块,头顶为暗红棕色,有模糊的红褐色条纹和斑点。背部显现出丰富的锈棕色,臀部更加鲜艳,上覆羽为亮丽的栗色。翅膀主要为锈棕色,初级飞羽的覆羽略暗,尾羽深栗色。下体从浅赭色到橄榄棕色不等,腹部中央较淡,两胁则较暗,带有红褐色调,尾下覆羽深红褐色。眼睛虹膜呈褐色,上嘴为深棕色至黑色,下嘴淡棕色或灰色,腿脚则为灰橄榄绿或橄榄绿色。
【鸣叫特征】
棕颈拾叶雀的鸣叫声音尖锐且带有鼻音,其发声方式为“chick, chick, che-che, tirrrrrr”,发声时间约持续2至3秒,以最后一声向下弯曲结束。
【生活习性】
它们常栖息在沿海山丘和安第斯山脉西部斜坡的常绿山地森林,尤其喜住在竹林、溪边和较凉阴的峡谷地带,活动范围通常位于海拔1000至2600米之间,但偶尔可低至400米或高达2900米处。该物种以节肢动物为主食,常常单独或成对觅食,且经常参与混合物种觅食群。这些鸟类会从森林下层至中层边攀爬树枝和树干边搜寻食物,有时也会在地面枯叶中觅食。
【繁殖习性】
棕颈拾叶雀的繁殖季节可能在1月至5月的雨季,但由于缺乏实际观察记录,具体的繁殖习性尚不明确。
【外型辨识】
与合趾拾叶雀属其他种类相比,棕颈拾叶雀的嘴部相较于其他种类不那么明显呈楔形,且拥有独特的颈侧和颈部橘红色标记。这种特征使其在探寻该属物种时具备鉴别优势。
【保护状况】
该物种在《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ver 3.1的鸟类红色名录中被列为了易危物种。棕颈拾叶雀的显著稀少以及零散分布说明了该物种面临栖息地丧失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