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lobal Bird Index - IOC15.1
Home > PASSERIFORMES > Furnariidae > Synallaxis > Rufous-capped Spinetail
Rufous-capped Spinetail

Rufous-capped Spinetail

English name:Rufous-capped Spinetail

Scientific name:Synallaxis ruficapilla

【简介】
棕顶针尾雀(英文名:Rufous-capped Spinetail,学名:Synallaxis ruficapilla)是雀形目灶鸟科针尾雀属的鸟类,主要分布于南美洲的巴西东南部、巴拉圭东部和阿根廷东北部等地的热带湿润森林中。这种鸟类主要栖息于热带雨林的下层植被,常常与其他混合物种的小群落共同活动,尤其偏好竹林密集的环境。

【外形特征】
该鸟类体长为13至17厘米,体重12至16克。其外形具有较宽的淡黄色眉纹,顶部和颈部呈明亮的橙红色,前额颜色较浅,背部和上尾覆羽均为红褐色,翅膀大部分为栗棕色;尾巴呈渐尖状形状并由八枚尾羽组成,末端约一厘米处略显碎裂,主要为栗色;喉部有一小块肉色斑点,上部喉咙与下巴均为灰白色,带有不明显的灰色条纹,胸部上部为灰色,渐变为较淡的黄褐色直至腹部颜色最浅,腹部中间最浅。虹膜为红色,上喙黑色,下喙灰色带有暗尖,腿和脚为绿色至灰色。雌雄体型和羽色基本相同;幼鸟的顶冠颜色通常较暗淡,喉部肉色斑点模糊不清,下体羽毛为焦糖色调或棕色。

【鸣叫特征】
该物种的鸣叫声为连续的快速鼻音“di-di-di-réét”,“di”音节的数量变化不定,有时伴侣间会反复播放该声,并且持续时间较长。此外,还有一种更为低沉的颤音叫声为“tshrrr”。

【生活习性】
棕顶针尾雀偏好于山地和热带低地的常绿森林或是次生林中活动,特别青睐竹林等密集地区。它们主要以昆虫为主食,通常成对或加入混合物种的小群落进行活动。寻找食物时,它们往往在森林底层移动,甚至偶尔回到地面或中段区域,捕食栖息在叶片和小枝上的昆虫。

【繁殖习性】
繁殖季节在南半球春季至夏季之间,棕顶针尾雀极可能是单配偶制。巢穴由大量树枝构成,比较沉重,每巢可达4.2公斤。巢的入口斜向下方,建造于1到2.5米高的浓密植被中,每个巢穴里有2至3个卵产下。

【保护状况】
按照IUCN 2009年鸟类红色名录,棕顶针尾雀被评定为无危(LC)状态。

【地理分布】
棕顶针尾雀分布于南美洲,主要包括巴西东南部(从戈亚斯州南部到圣埃斯皮里图州南部至南里奥格兰德州北部)、巴拉圭东部(卡宁德尤省、阿尔托帕拉纳省、伊塔普阿省)和阿根廷东北部(米西奥内斯省和科连特斯省)等地。此外,在巴西的Itatiaia和Serra dos Órgãos国家公园、Serra do Mar州立公园以及Augusto Ruschi生物保护区,以及阿根廷的Iguazú国家公园、Urugua-í省级公园中,该鸟类也有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