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lobal Bird Index - IOC15.1
Home > PASSERIFORMES > Furnariidae > Synallaxis > Azara's Spinetail
Azara's Spinetail

Azara's Spinetail

English name:Azara's Spinetail

Scientific name:Synallaxis azarae

【地理分布】
阿氏针尾雀(学名:Synallaxis azarae),又称“Azara's Spinetail”,属于雀形目灶鸟科针尾雀属的小型长尾鸟。该物种主要分布在南美洲的安第斯山脉地区,从委内瑞拉西部延伸到阿根廷西北部。阿氏针尾雀在约1,500至3,500米的海拔范围内广泛分布,海拔范围在不同地理区域有所变化,如在厄瓜多尔西南部可低至900米,而在玻利维亚南部和阿根廷则主要在600至1,600米间。此外,该物种还见于哥伦比亚、厄瓜多尔、秘鲁、玻利维亚等国。

【外形特征】
阿氏针尾雀体长在15至18厘米之间,体重通常为12至18克。该鸟种的脸部颜色为暗灰褐色,眉线略淡,额头及前冠为深灰褐色,后冠及颈背呈深红褐色,背部至尾羽覆盖物则为橄榄棕。翅膀主要为红栗色,飞羽尖端显暗褐色。其尾部较长而渐尖,由8根尾羽组成,基部为红褐色,从喉部中央到胸部为暗灰褐色,腹部较淡,侧腹部及下尾覆羽则为棕色。虹膜呈现红紫至栗色,上喙为黑至暗灰色,下喙则呈蓝绿或橄榄灰,基部或尖端有时为黑色。雌雄外貌相同,幼鸟上部为棕红色,喉斑不明显,下部为淡棕色至棕色,具有暗棕色边缘。多种亚种间在颜色和细节方面存在细微差异。

【生活习性】
阿氏针尾雀栖息于山地常绿森林边缘及次生林、湿润云雾林和矮树丛边缘密丛中的次生植被、竹林、再生空地、滑坡地带、过度生长的牧场及灌木路边等环境。它们主要以昆虫和少量小种子为食,通常成对活动,也偶尔加入混种群觅食。在树叶、小枝条甚至枯叶上觅食时,其活动高度通常在地面以上1至2米,但在觅食某些特定食物时可高达6米。

【鸣叫特征】
阿氏针尾雀发出的声音丰富多样,包括约1秒长的“ket-kwééék”或“pip-squeak”,但有时会重复第二个音符,间隔在1至4秒之间。它们还能发出一系列粗糙鼻音的‘prrt’声,并偶尔发出‘kweek-kweek’声;当处于警戒状态时,它们会发出低沉短促的‘chur’或‘trrt’之声。这些独特的声音帮助该物种在野外识别彼此。

【繁殖习性】
阿氏针尾雀繁殖季节不固定,包括湿季和旱季,甚至全年都有繁殖可能。在哥伦比亚和厄瓜多尔,阿氏针尾雀在2月至4月进行交配生育,而在阿根廷西北地区,繁殖季节则集中在10月至11月。该种鸟筑巢行为同时具备单配制特性,巢为长椭圆形,由大量枝条堆集而成,长度约为30至40厘米,内部空间密集覆盖有柔软植物材料,偶尔会存在蛇皮。它们通常将巢安置于低矮密集植被中。每窝产卵数量通常为2枚,阿根廷亚种有时可产达4枚。然而,这些鸟巢也可能遭受寄生,最为常见的情况是由湾翼牛鹂所为。

【保护状况】
根据IUCN红色名录,阿氏针尾雀被评为无危(LC)等级。阿氏针尾雀能适应适度的人类干扰,并可能因森林破碎化而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