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lomons Monarch
English name:Solomons Monarch
Scientific name:Symposiachrus barbatus
【简介】
斑王鹟,学名Symposiachrus barbatus,属于雀形目、王鹟科、黑王鹟属的小型鸟类。它又被称为黑白王鹟,主要分布于所罗门群岛的东南部,包括Buka、Bougainville、Shortlands、Choiseul、Isabel、Florida、Guadalcanal等地区,其自然栖息地为亚热带或热带湿润低地森林。
【外形特征】
斑王鹟是一种小型黑白相间的王鹟,体长约14至16厘米,体重则在19至26.5克之间。成鸟的头部、胸部上部、面部至脸颊下方以及耳羽部位均为蓝黑色,上身、翅膀、尾巴亦为蓝黑色。除了最外侧的中覆羽、大覆羽和外四根尾羽的尖端都有白色斑点外,身体其他部分均为蓝黑色。其胸腹部自脸颊侧至腹部完全为白色。虹膜深棕色,喙呈淡蓝灰色,尖端为深色,而腿则是蓝灰色。雌雄外观相似。
幼鸟的头部两侧和上身呈现出灰棕色,大覆羽尖端红棕色,尾羽黑褐色,外侧尾羽尖端浅红棕色,胸腹部则为深红棕色,喉部较灰,腹部较白。上喙为蓝灰色,下喙较浅,喙基部位则为蓝灰色。
【生活习性】
斑王鹟主要栖息于密闭的冠层森林和高大的次生林之中,较少出现在次生植被区,偶尔接近村庄。它们的栖息海拔范围从海平面至1200米不等,大多活动于250至1000米之间。它们的食物多为小型无脊椎动物。通常会单独或成对活动,甚至会加入混合物种觅食群。斑王鹟积极地在1-2米高的下层植被至树冠层翻飞捕食昆虫,在空中追捕昆虫或通过翻动树叶捕捉到的昆虫。栖息时,它们会保持直立且相对静止的姿势。
【鸣叫特征】
斑王鹟的常见叫声包括高音哨声和尖锐的责备音。它们的鸣叫声谱系通常为响亮的高音单调哨声,如“feeee feeee feeee...”或略带下滑的“feweee feweee feweee...”,再混合一系列刺耳、略显金属质感的颤音。
【保护状况】
根据IUCN的评估,斑王鹟被列为无危(LC)等级。尽管其不属于全球性威胁物种,但由于其栖息的低地森林常遭伐木,这对其造成潜在风险。鉴于该物种大量的分布于丘陵地区,其种群可能正在适度下降。
【地理分布】
斑王鹟的分布主要局限于所罗门群岛的北部至东南部,除新乔治亚岛群体、Rennell和Temotu地区之外,它在所罗门群岛存在大量的族群。其地理分布信息涵盖了中国台湾省、东沙群岛、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南沙群岛以及菲律宾、文莱、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度尼西亚的苏门答腊、爪哇岛以及巴布亚新几内亚等地区。
【鸟类分类】
- 鸟纲 (Aves)
- 今鸟亚纲 (Neornithes)
- 今颚总目 (Neoaves)
- 雀形目 (Passeriformes)
- 王鹟科 (Monarchidae)
- 黑王鹟属 (Symposiachr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