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lobal Bird Index - IOC15.1
Home > PASSERIFORMES > Paradoxornithidae > Suthora > Golden Parrotbill
Golden Parrotbill

Golden Parrotbill

English name:Golden Parrotbill

Scientific name:Suthora verreauxi

【简介】
金色鸦雀(英文名:Golden Parrotbill,学名:Suthora verreauxi),属于雀形目鸦雀科,是一种分布在亚洲多个区域的小型鸟类。该物种主要分布在从中国华中和东南地区到台湾、以及缅甸东部和越南北部的区域间。

【外形特征】
金色鸦雀全身较小,平均体长约11.5厘米,体重一般在5至7克之间。头部具有明显的冠部和显著的橙黄色额部,眼周有一块黑色标记。上体为温暖的栗色,翅膀上的覆羽和初级飞羽覆羽的颜色相似。翼斑和尾羽的边缘呈橙黄色,翅膀末端则有显著的白色边际。喉咙区域中央为黑色,而腹部则为白色。虹膜呈现深棕色至红色,喙为灰色,下喙偏粉红色,腿色浅,通常带有灰粉色调。

【鸣叫特征】
该物种的鸣叫声独特,发出的声音包括短促的“chúúr-díí”、较为尖细的“hsu-ssu-ssu-ssi”,还有类似刺耳低沉之声,例如“trr’it”、“trri”、“trrit”等。这些叫声在觅食时尤其常见,体现出一定的社会交流功能。

【生活习性】
金色鸦雀主要在竹林和边缘地带以林业中的昆虫幼虫、小型甲虫和其他种子为食。它们常常组成小型群体活动,有时候会与其它鸟类如噪鹛等混合觅食。繁殖时,这些鸟类会建巢在距离地面大约1.5米的Arundinaria竹林中。它们的巢由苔藓和纤维构成,内部比较柔软,巢入口位于巢的一侧顶部。

【繁殖习性】
在中国台湾的亚种morrisoniana于7月份开始繁殖,其巢穴约为15×9厘米,入口直径2.7厘米,内部深度约4.5厘米。筑巢需由男女双方共同完成。每窝产卵数量为3个,卵为微小的淡乳蓝色,尺寸为16×12毫米。

【外型辨识】
尽管与橙额鸦雀相似,但金色鸦雀更突出了黑色喉部和鲜艳的橘黄色头部、翼斑与尾缘,容易通过以上特征加以区分。不同亚种间也有细微的颜色差异,需要进一步细节的观察才能准确区分。

【保护状况】
根据《有重要生态、科学、社会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的规定,金色鸦雀被列为受到保护、具有重要生态价值的物种。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评定其保护状况为“无危”(Least Concern, LC)。

【地理分布】
金色鸦雀的地理分布涵盖了中国的华中和东南部,以及印度支那和台湾等地,同时偶尔会在缅甸和越南北部有所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