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zevalski's Parrotbill
English name:Przevalski's Parrotbill
Scientific name:Suthora przewalskii
【简介】
灰冠鸦雀(学名:Sinosuthora przewalskii),是中国特有雀形目鸟类的一种。其学名来源于俄罗斯中亚考察队1886年在甘肃南部采集的标本,由别列佐夫斯基和毕安科订名。
【外形特征】
灰冠鸦雀体长约13-15厘米,身体呈暗褐色。其显著特征为灰色的头顶和明显的黑色眉纹,胸前和喉咙呈现出深锈红色。次要特征包括前额至后颈为灰色,眼先和眉纹为黑褐色;背呈橄榄黄色,翅与尾羽的外缘也呈淡黄色;颊和喉部为深棕或桂红色,腹部淡黄色。虹膜呈砖红色或赭黄色,喙呈粉红色,脚为蓝灰色。
【生活习性】
它们生活在中高海拔的山地,尤其偏爱密集低矮植被如竹林。常常以小群活动,以昆虫为主要的食物来源。性活动活跃且鸣叫频繁。
【繁殖习性】
繁殖季节通常在7至8月。巢结构精细,用干草和竹叶构成,装饰着绿色苔藓,通常位于竹林下或林下灌木丛中。每窝卵数一般为3个。
【外型辨识】
灰冠鸦雀的黑眉纹、灰色头顶和深红喉咙,使其与其他鸦雀种有所区别。
【保护状况】
2021年2月,灰冠鸦雀被列入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一级保护物种。而根据IUCN红皮书分类,其保护状况属于“易危”等级。
【地理分布】
灰冠鸦雀主要分布于中国中南部地区,具体是在甘肃南部的文县至四川西北部的松潘地区,属于东洋界。它的栖息范围极为有限,仅限于特定且适宜的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