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lobal Bird Index - IOC15.1
Home > PASSERIFORMES > Paradoxornithidae > Suthora > Black-throated Parrotbill
Black-throated Parrotbill

Black-throated Parrotbill

English name:Black-throated Parrotbill

Scientific name:Suthora nipalensis

【简介】
橙额鸦雀(英文名称:Black-throated Parrotbill,学名:Suthora nipalensis)属于雀形目鸦雀科金色鸦雀属的小型鸟类。广泛分布于尼泊尔至泰国西北部的中高山常绿阔叶林地带,包括喜马拉雅山脉及其周围东南亚地区。

【外形特征】
橙额鸦雀体长约11.5厘米,体重5-7克。具有独特的橙色和黑色相间外观。头部上方为棕灰色,侧冠纹为黑色且明显;面颊、髭纹及部分耳羽显灰或橙;背部为赤褐色,翅膀黑色且具白色翼缘;尾巴渐变为暖色调棕色,尖端黑色;喉咙中心黑色,下体橙色至淡黄色,胸部有白色区域。虹膜为棕色至红棕色,喙为角质色或粉黄色,腿色从粉灰至绿灰不等。

【生活习性】
偏好栖息于海拔1525至3300米的常绿阔叶林、竹林次生林环境中,高度可降至更低,常快速移动,觅食方式灵活多变。日常食物包括昆虫、竹芽和叶片尖部的食物、草籽,甚至橄榄树种子。繁殖季节通常为春季到初夏,它们喜欢成群活动,但繁殖时多单独或结对,与噪鹛等鸟类常常结伴活动。

【鸣叫特征】
橙额鸦雀发出奇特的高音鸣叫,声音带有嘶哑的鼻音,常常伴有较低的起始音。此外还能发出连续的“tu”,“ti”,“tit”,“tip”等声及短暂的“trr”和重复的“trrr-trrr”声。

【繁殖习性】
繁殖季节为3月至7月,巢穴建造在低处,由竹叶及细草构成,外部覆盖蜘蛛网,内部铺细草茎根毛,位于竹节或茂密灌丛中。每窝产卵2-4枚,大多为3枚,卵呈淡蓝色,尺寸大约是15.7 x 11.9毫米。

【外型辨识】
与其它相近物种如红头长尾山雀及黑头长尾山雀相比,橙额鸦雀具有更厚的喙。

【保护状况】
IUCN无危物种(LC)

【地理分布】
全球范围涵盖东洋界,分布在尼泊尔至泰国西北部,包括喜马拉雅山脉以及邻近东南亚地区,如中国的西藏东南部、陕西秦岭、四川、云南、广西、福建和台湾等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