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lobal Bird Index - IOC15.1
Home > PASSERIFORMES > Sturnidae > Sturnia > Malabar Starling
Malabar Starling

Malabar Starling

English name:Malabar Starling

Scientific name:Sturnia blythii

【简介】
马拉巴椋鸟(英文名:Malabar Starling,学名:Sturnia blythii)属雀形目椋鸟科亚洲椋鸟属。

【外形特征】
马拉巴椋鸟体长约18.5至20厘米,体重32至44克。雄鸟头部纯白,腹部橙色,形成强烈对比;而雌鸟相对较为朴素,其头部和胸部为银灰色,仅额头纯白。blythii亚种雄鸟头部和胸部明亮白色,雌鸟头部白色只限于前额。

【鸣叫特征】
该物种的鸣唱由一系列短促、响亮的音符和低沉的吱吱声组成,间或伴有快速、低调的爆发音,以及尖锐与细弱的啾啾声。而blythii亚种的鸣叫更为鼻音,不那么尖锐。

【生活习性】
马拉巴椋鸟生活在开放林地和散树地带,经常在年轻的人造林或接近人类聚居区活动,栖息海拔高度从低地直到印度次大陆2000米和东南亚1500米的区域。食物包括昆虫、果实、花蜜、种子、花粉和花蕾。善于在细枝上捕食昆虫,也会在低矮灌木或地面觅食,多以成对或小群出现,偶尔会形成较大队伍捕食白蚁和其他飞虫。

【繁殖习性】
马拉巴椋鸟的繁殖季节在北印度为4月至7月,南印度和东南亚为2月至5月。为一夫一妻制,以巢穴于树洞中筑巢,通常利用啄木鸟或拟啄木鸟的旧巢,位于树干高3至15米处。每窝通常产卵3至5枚,蛋壳呈蓝绿色,双亲共同孵化和喂养雏鸟,但孵化期和雏鸡成长期的具体数据尚不详。

【外型辨识】
与灰头椋鸟相比,马拉巴椋鸟呈现性别二态性:雄鸟较白,而雌鸟相对暗淡,主要区别在于头部色彩和白色区域分布。具体来说,blythii亚种雄鸟头部和胸部呈明亮白色,雌鸟仅限于前额为白色。

【保护状况】
IUCN对于该物种尚未进行评估,保护状况仍需关注。

【地理分布】
马拉巴椋鸟广泛分布于印度西南部,尤其是喀拉拉邦和泰米尔纳德邦;此外,在巴基斯坦西北部和斯里兰卡也偶有迷鸟记录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