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ufous-legged Owl
English name:Rufous-legged Owl
Scientific name:Strix rufipes
【简介】
棕斑林鸮(学名:Strix rufipes),又称棕脚林鸮,是一种分布于南美洲南端的中型夜行性猛禽。该物种属于鸮形目鸱鸮科林鸮属,是该属中体型中等的鸟类。
【外形特征】
棕斑林鸮体长约33-38厘米,体重约为350克。雌鸟体型通常比雄鸟略大。它们的头部紧凑,呈圆状。面部圆盘为锈色,周围环绕着淡色环状纹,眼睛周围有一圈白色。上体呈赤褐色,布满橙色斑点和细条纹,飞翔时可见其飞羽和尾羽上带有淡色横斑。喉咙部呈白色,下体则为淡黄色,覆盖着黑色粗条纹。腹部呈统一橙色,腿和脚趾部被淡黄色羽毛覆盖。幼鸟的颜色偏暖,并带有模糊的暗褐色条纹,面部呈淡褐色。
【生活习性】
棕斑林鸮生活于茂密、湿润的森林中,更偏好于树冠封闭、植被浓密的古老森林。在半开放的森林和松树林中也有发现,它们的分布海拔从海平面直达到约2000米。该物种夜间活动,主要以小型树栖哺乳动物为食,偶尔也会捕食鸟类、两栖动物及昆虫。
【鸣叫特征】
棕斑林鸮发出一系列响亮、略带鼻音、高音调的叫声,每次由大约10-12个类似“ú AU ú ú ú...”的音调组成,前边通常伴随着4个干燥、低沉的“brrr”音。这种独特的叫声有助于识别该物种。
【繁殖习性】
关于棕斑林鸮的繁殖习性,文献记载有限,但它们通常在10月开始繁殖。它们在树洞筑巢,有时还会利用旧猛禽巢穴,或者极少数情况下会在地面筑巢。每次产卵1-3枚,孵化期大约为31天。
【外型辨识】
棕斑林鸮相比较大的Magellanic Horned Owl,更偏爱封闭的森林环境。与查科林鸮相比,前者鸣叫声较为独特。
【物种区别】
无
【保护状况】
棕斑林鸮目前的保护等级为“无危”(IUCN分类)。然而,森林砍伐正成为这一物种面临的潜在威胁之一,特别是年轻的个体更容易因意外交通事故而死亡。
【地理分布】
棕斑林鸮广泛分布于智利中部至火地群岛地区,以及阿根廷的部分区域,具体包括Mendoza省南部到南端的Tierra del Fuego地区。在智利的Nahuelbuta和Cerro La Campana国家公园,阿根廷的Tierra del Fuego国家公园,以及马尔维纳斯群岛(也称福克兰群岛),均可发现棕斑林鸮的踪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