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naceous Dove
English name:Vinaceous Dove
Scientific name:Streptopelia vinacea
【简介】
酒红斑鸠(英文名:Vinaceous Dove,学名:Streptopelia vinacea)属于鸽形目鸠鸽科斑鸠属,是分布于非洲中南部的鸟类。这种鸟以其独特的酒红色羽毛而闻名,广泛分布于北非撒哈拉沙漠南部的萨赫勒地区,通常成小群体活动。
【外形特征】
酒红斑鸠体长约25厘米,重量在97-124克左右。该物种头部、颈胸部多呈酒红色或浅粉色,腹部渐变为乳白色,尾部下覆羽均为纯白色。头部和颈部边缘有明显的灰色或蓝灰色羽毛,尤其是在肩部和上背部。最显著的特征包括眼睛上方至喙基部的一条狭窄黑线和后颈的黑色半环状标记。次级飞羽毛边缘银灰色,而初级飞羽和覆羽则为黑色,带有细白边。尾羽中央部分为灰褐色,边缘紫色。
其眼睛颜色较深,呈棕色;喙和足部颜色均为黑色或紫色。雌鸟外貌与雄性相似,但可能会呈现较暗的棕褐色。
【生活习性】
酒红斑鸠栖息于干燥的林地、灌木草原和耕作区,海拔高达2000米。它们习惯取食于白天,每日往返觅食地点和栖息地之间。这种物种表现出明显的季节性迁移,包括在旱季迁往更适宜的栖息地。
【鸣叫特征】
酒红斑鸠的典型鸣叫声为连续的三声咕咕声,可以简化为节奏性强的声调:"whuo..whu.whu...". 求偶时则以更快的滚动音符表现声音,类似环颈斑鸠的鸣叫。它们在飞行时会发出特殊的双音鼻音“krr..krrrrr”,这在识别上十分有用。
【繁殖习性】
该物种可全年繁殖,巢通常由脆弱的薄平台构成。这些巢主要建于树上,离地面约2.5米。在塞内加尔和马里,酒红斑鸠繁殖时间通常在3月到6月之间。每个巢产2枚白色卵。孵化期可维持14天,幼鸟在出生后约13-14天后就可离巢。
【外型辨识】
据IUCN(2010年鸟类红色名录)评语,酒红斑鸠现状为“无危”(级别:LC),普遍存在于非洲的多个地区。在一些地点,如冈比亚等,这种鸟的数量相当丰富。但总体来说,它们在撒哈拉南部,从东非延伸到西部地区的大部分区域均可发现。
【地理分布】
酒红斑鸠广泛分布在毛里塔尼亚、塞内加尔至厄立特里亚、埃塞俄比亚和乌干达以及阿拉伯半岛南部地区。北部界限大致与撒哈拉沙漠相接。在塞内加尔等地区,该种群数量因甘蔗种植园扩展而有所增长。
【物种区别】
酒红斑鸠可与环颈斑鸠区分:其前额呈现粉色而非纯灰色,以及整体颜色较暗。这些差异在识别中非常重要。然而,听力辨识也是另一个关键因素,其独特的鸣叫有助于区分种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