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re-eyed Myna
English name:Bare-eyed Myna
Scientific name:Streptocitta albertinae
【简介】
裸眼鹊椋鸟(Bare-eyed Myna, 学名:Streptocitta albertinae),是雀形目椋鸟科白颈鹊椋鸟属的一类鸟类。它的显著特征在于眼周分布着一大片暗色的裸露皮肤,外观与喜鹊相似,因此曾被称作苏拉喜鹊。它主要分布于印度尼西亚的塔利亚布岛和芒格莱岛的热带低地开放森林。
【外形特征】
体长约45厘米,尾部长约25厘米,体型相对较大,尾羽极长且层次分明。该鸟种具有白色头顶、背部和腹部,其余部位则为黑色并带有绿紫色金属光泽。虹膜通常呈现浅棕色、灰色或红色,眼周及喉部为裸露的黑色皮肤,喙和腿为黄色。雌雄裸眼鹊椋鸟在外形上几乎无差别,而年轻的裸眼鹊椋鸟则在头顶位置会有深褐色的羽毛。
【鸣叫特征】
其唯一的已知鸣声类似于生锈门轴发出的吱嘎声响,通常由五个音符组成,且声音逐步下降。
【生活习性】
裸眼鹊椋鸟主要栖息于退化森林、开阔森林及耕作带环境,活动区域海拔不超过250米。其具体习性在原始森林中的了解尚少。它们主要以水果为食,在大树的中上层觅食,偶尔在小树之间寻找食物。成对或三只一组的群体活动较为常见。
【繁殖习性】
目前还没有关于繁殖行为的具体记录。
【外型辨识】
裸眼鹊椋鸟的显著特征在于眼周分布着一大片暗色的裸露皮肤。眼周及喉部为裸露的黑色皮肤,与喜鹊外观相似。
【保护状况】
裸眼鹊椋鸟被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列为近危物种(NT),主要因为其分布范围狭窄且数量稀少。同时,鸟类也能适应次生林和退化环境,尚无濒临立即灭绝的风险。
【地理分布】
裸眼鹊椋鸟分布于印尼苏拉群岛的塔利亚布岛和芒格莱岛,靠近苏拉威西岛东侧。该鸟类生活于华莱士区范围内的苏拉威西岛、努沙登加拉群岛、西南群岛、摩鹿加群岛(马鲁古群岛)以及东帝汶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