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lobal Bird Index - IOC15.1
Home > PASSERIFORMES > Meliphagidae > Stomiopera > Yellow Honeyeater
Yellow Honeyeater

Yellow Honeyeater

English name:Yellow Honeyeater

Scientific name:Stomiopera flava

【简介】
黄吸蜜鸟(Stomiopera flava),学名为Stomiopera flava,是雀形目吸蜜鸟科斯多米吸蜜鸟属的鸟类,主要分布于澳大利亚东北部地区,包括城市花园和红树林地带。

【外形特征】
成年黄吸蜜鸟长约18厘米,体重介于16至30.8克之间。其体羽几乎通体为淡黄色,头部侧面和上身主要为橄榄黄色,下体是柠檬黄色。眼后有模糊的柠檬黄色斑块,脸颊线条呈暗橄榄黄色。翼和尾羽边缘也较宽广的柠檬黄色。虹膜颜色从橄榄灰到深棕色不等,喙短而黑,腿前部灰褐色,后部棕橙色。雄性和雌性外观相似,但雄鸟体型略微较大。幼鸟体色较暗,面部图案不明显,喙基部可能在特定季节发黄。

【鸣叫特征】
黄吸蜜鸟发出尖锐的“whee-whee”声或单个高音哨音。

【生活习性】
黄吸蜜鸟栖息于开阔的河流边森林、林地,尤其偏好于湿地周围的环境,常见的树种有桉树,下层植被主要是茶树和瓶刷树。它们也偶尔现身于雨林边缘或红树林,甚至在农业区、甘蔗田、城镇公园和花园活动。这些鸟类主要生活在沿海低地区域,最低可达海拔1100米。它们通常长期定居并全年保持领地,以花蜜、果实和小节肢动物为主要食物来源,常单独、成对或组成小群体活动。在食物丰富的地点,它们会更加聚集。

【繁殖习性】
黄吸蜜鸟的繁殖记录全年均有。其巢穴通常建于茂密的树丛之中,距地面0.7至7.8米高,通常位于树杈上。巢深5.1至7厘米,宽度7.5至8.9厘米,内部直径约为5.5至7厘米。巢穴由雌鸟修建,每窝产卵2枚,孵化期约为16天。幼鸟由双亲共同喂养,有时还会有一些帮手参与育雏,雏鸟通常在12至14天后独立。

【外型辨识】
通过其独特的叫声和活动范围可进行识别。

【物种区别】
与其他吸蜜鸟相比,黄吸蜜鸟的体羽几乎全为淡黄色,并且缺乏显著条纹或斑块。通过其独特的叫声和活动范围可进行识别。

【保护状况】
黄吸蜜鸟的保护级别为IUCN无危(LC)。

【地理分布】
黄吸蜜鸟主要分布于澳大利亚东北部,包括城市花园和红树林地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