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iver Tern
English name:River Tern
Scientific name:Sterna aurantia
【简介】
黄嘴河燕鸥(学名:Sterna aurantia),又称河燕鸥,属于鸻形目鸥科燕鸥属的鸟类。其繁殖期通常在2月至5月,也可能延伸至11月至6月期间。
【外形特征】
成鸟具有黑色冠羽、尾深叉状形、暗灰色背部及腹部白色特征。喙呈亮黄色,虹膜深棕色,脚为红色。非繁殖期头部的黑色部分变得更为淡,呈现白色额头及前冠,嘴则变为暗黄色,顶端略暗。幼鸟呈现灰色背部,体表斑驳混合白色斑点,头和背上同样具明显黑色箭头标记,并具有白色阔眼圈、尖端淡黄褐色嘴喙,首次换羽时与其成鸟接近,但冠部仍保留少量白色羽毛。
【生活习性】
栖息主要在内陆河流的沙岛上,偶尔出现于河口,但避开沿海地带。以鱼、甲壳类及昆虫为食,通过俯冲潜水来捕食,不常活动于大陆地区。
【鸣叫特征】
其鸣叫声轻快独特,包括清晰可听的“kyEEer”声,以及短促且嘶哑的“krree”声,在其兴奋时可能会发出“keerrr-wick”等歌谣式的滚动双声节。
【繁殖习性】
在河流沙地上筑巢繁殖,每窝通常产3枚卵,孵化期约18-19天,幼鸟从3周后开始离巢,通常在第1年即可开始繁殖。
【外型辨识】
区别河燕鸥和黑腹燕鸥,前者体型较大,腹部全白。幼鸟脸部呈棕褐色,背部带有棕色标记,其边侧部为灰色,下体则为纯白。
【物种区别】
区别河燕鸥和黑腹燕鸥,前者体型较大,腹部全白。幼鸟脸部呈棕褐色,背部带有棕色标记,其边侧部为灰色,下体则为纯白。
【保护状况】
黄嘴河燕鸥被IUCN列为易危物种(VU)。在中国,其保护级别由Ⅱ级提升至Ⅰ级(2021年2月5日)。由于栖息地污染和栖息地丧失,该鸟种的数量有所减少。全球估计数量在50,000至100,000之间,主要集中在印度。
【地理分布】
黄嘴河燕鸥分布于南亚和东南亚的内陆河流及淡水湖,主要在巴基斯坦东部至印度南部,向东至尼泊尔、中国云南省及湄公河三角洲(越南南部),而在伊朗和阿富汗只有稀少的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