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lobal Bird Index - IOC15.1
Home > COLUMBIFORMES > Columbidae > Starnoenas > Blue-headed Quail-Dove
Blue-headed Quail-Dove

Blue-headed Quail-Dove

English name:Blue-headed Quail-Dove

Scientific name:Starnoenas cyanocephala

【简介】
蓝头鹑鸠(学名:Starnoenas cyanocephala)属于鸽形目鸠鸽科,主要活跃于古巴低地森林中。

【外形特征】
成年蓝头鹑鸠的头部为亮蓝色,眼周至颈背有一条黑色线条,面部和喉咙为黑色,胸部和背侧显现粉紫色逐渐变为橄榄棕色,而腹部和尾部则呈现棕褐色。羽毛颜色由深褐色过渡至灰蓝色,它们还拥有深红色的跗跖和近粉色的腿脚,嘴部前端呈淡蓝色。相比之下幼鸟的颜色较为暗淡,翅膀边缘带有浅棕色,头部蓝色较淡,腿脚呈深红色。

【生活习性】
蓝头鹑鸠偏好栖息于低地森林、湿地沼泽等环境中,偶尔也会出现在海拔高达500米的高地林带中,避免长在树冠稀疏且暴露的栖地。它们以种子、浆果、蜗牛为主食,偶尔也会食用昆虫、虫蛹和毛虫。

【鸣叫特征】
蓝头鹑鸠的叫声一般表现为连续短促且空洞的双音节音符,常发出“whooo-up”或“hoooo-up”的声音,且最后一个音节有明显的扬声效果。其叫声通常每隔2至4秒重复一次,然后突然结束。

【繁殖习性】
蓝头鹑鸠的繁殖期通常集中在3月至6月期间。雌鸟通常筑造一个小型且简单但有遮蔽的巢,巢的尺寸大约为15至21厘米×10至12厘米,深约1.5厘米,用树枝和细根构成。巢穴位置可能高达6至8米,被低矮灌木或者树根覆盖。蓝头鹑鸠一般产下1至2枚蛋,蛋壳通常是白色或奶油色带哑光,孵化期约17天。

【外型辨识】
蓝头鹑鸠的外观和其他新世界属的鸠鸽相比,最明显的区别就是其蓝色、黑色和白色的头部图案设计。这与澳大利亚的Geophaps属和其他陆生鸠鸽略为相似。

【保护状况】
根据IUCN评价,蓝头鹑鸠被列为濒危(EN)物种。自保护法规实施以来,尽管依旧面临非法捕猎和栖息环境质量下降的影响,其种群数量有所恢复。然而,由于监管执法力不足,其生存状态仍受到威胁。

【地理分布】
蓝头鹑鸠的自然分布集中于古巴的扎帕塔沼泽附近的森林区域,以及皮纳尔德里奥省的瓜纳哈卡比斯半岛和拉吉拉国家公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