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lobal Bird Index - IOC15.1
Home > PASSERIFORMES > Timaliidae > Stachyris > Grey-headed Babbler
Grey-headed Babbler

Grey-headed Babbler

English name:Grey-headed Babbler

Scientific name:Stachyris poliocephala

【简介】
灰头穗鹛(学名:Stachyris poliocephala)属于雀形目鹛科穗鹛属的鸟类,分布于马来半岛、印尼苏门答腊岛和婆罗洲,栖息于低地热带雨林。

【外形特征】
该鸟体型约为13至14.5厘米,体重21至33克,毛色呈红褐色。其头部为暗灰色,冠部至背部为橄榄棕色,而翼和尾则带有强烈的锈色。喉部带有中灰的白色条纹,其余下体为深栗色,侧面更显棕色。虹膜为蓝灰色或黄褐色,腿则为灰橄榄色或浅棕色。雌雄个体形态相似,幼鸟头部颜色较淡且无颈侧条纹。

【鸣叫特征】
灰头穗鹛的鸣叫声清脆且悦耳。它常常发出间隔较长的短句,声音像是“chit-tiwi-wioo-iwee”和“yit-uip-ui-wiee”。该鸟还会发出连续下降的“dji-dji-dji-du”和持续的“dji-dji-dji-dji-dji…”以及其他类型的警报声音。

【生活习性】
灰头穗鹛主要栖息于原始常绿林,尤其是经过二次生长的常绿林、轻度砍伐区、高地泥炭森林、竹丛和废弃的橡胶、刺槐种植园。这些鸟活动范围从地面到海拔760米,苏门答腊可达900米,婆罗洲可达1220米。它们主要以昆虫为食,包括小型甲虫和大型蝗虫,同时偶尔也取食水果。觅食活动通常在森林底层和中层进行。

【繁殖习性】
灰头穗鹛的繁殖期不同区域有所差异:繁殖期在泰国和马来西亚为5月至9月,在苏门答腊为1月至2月,在婆罗洲则为4月至9月。其巢址一般位于地表,结构紧凑呈杯状或穹顶形,由细根和纤维构成,并饰以苔藓,覆盖着枯叶。每窝产下2枚白壳蛋,孵化期约为10天。

【外型辨识】
与其他穗鹛属鸟类相比,灰头穗鹛具有独特的特征。它拥有暗灰色的脸部和带有白纹的冠部,红褐色的上部和深栗色的下部体毛。

【保护状况】
根据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的评估,灰头穗鹛的保护状况被列为“无危”(LC)。

【地理分布】
灰头穗鹛繁殖分布区域包括东南亚的马来半岛、苏门答腊和婆罗洲,分布于低地至中海拔的热带森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