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lobal Bird Index - IOC15.1
Home > PASSERIFORMES > Thraupidae > Sporophila > Black-and-tawny Seedeater
Black-and-tawny Seedeater

Black-and-tawny Seedeater

English name:Black-and-tawny Seedeater

Scientific name:Sporophila nigrorufa

【简介】
黑褐食籽雀(Sporophila nigrorufa),属于雀形目裸鼻雀科食籽雀属的一种鸟类。雄性个体拥有显著的黑褐色斑纹,而雌性则呈现出较为暗淡的橄榄色。该物种主要分布于南美的巴西西南部和玻利维亚东部,主要栖息在靠近水源的草地环境中。

【外形特征】
黑褐食籽雀体长约10厘米,头部具有黑色冠,延续至眼下方。雄鸟的两翼略带肉桂色并带有微小的白色斑点,形成起飞时的白色条纹。雄鸟脸颊和耳朵周围的羽毛为肉桂色,脖子后面的带状区域为黑色。相比之下,雌鸟的头部及上身较淡,呈现出橄榄沙色,且喉部呈现淡黄色,下体则是白色至淡肉桂色。喙根据季节的不同可能会呈现颜色变化,但整体均呈现黑色。

【生活习性】
黑褐食籽雀生活在接近水源的开阔草地中,并通常于地面0.5至1.5米高度栖息。该物种常结群活动,数量可达数十只及以上,主要活跃于非繁殖季节。以草籽为主的饮食行为符合其食籽雀的分类。

【鸣叫特征】
该物种具有悦耳的哨音鸣叫特征,鸣音具有缓慢节奏和长间隔,如“cheeooo cheeooo, tp-twee, tp-cheeo, tp-twee…”。还可能发出包括鼻音“phhht”、尖锐的“puut”以及上升的“cheeé”等不同声音。

【繁殖习性】
关于该物种的具体繁殖习性暂时缺乏详细记录。

【外型辨识】
雌雄性别的差异较为显著。雄鸟具有醒目的黑白斑纹,而雌鸟则呈淡色的橄榄色调。雄鸟颜色对比更为鲜明,而雌鸟较暗淡。

【保护状况】
黑褐食籽雀被IUCN评定为VU(易危)级别,提示该物种在全球范围内分布有限,面临类似保护问题。

【地理分布】
主要分布于南美洲,包括玻利维亚东部的圣克鲁斯东区,并最近在贝尼东北部的Llanos de Moxos被发现,以及巴西西南部的马托格罗索西部。可能还包括一些邻近的地区,例如南马托格罗索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