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lobal Bird Index - IOC15.1
Home > PASSERIFORMES > Thraupidae > Sporophila > White-bellied Seedeater
White-bellied Seedeater

White-bellied Seedeater

English name:White-bellied Seedeater

Scientific name:Sporophila leucoptera

【概述】

白腹食籽雀(学名:Sporophila leucoptera),属于雀形目裸鼻雀科食籽雀属的小型鸟类。这种鸟较为典型,具有短而强壮的喙,成年雄鸟外表为灰蓝色(在玻利维亚则为全黑)腹部为白色或灰白色,翅膀上有白色斑点;雌性则以棕褐色为主,腹部较为淡色,而喙则呈较深的颜色。白腹食籽雀广泛分布于南美洲中部、东部及中南部,尤其是在玻利维亚、巴拉圭、巴西东南部及秘鲁东南部、阿根廷北部等地区。

【外形特征】

白腹食籽雀的体型小巧,体长约为12-12.5厘米,体重约15-16克。雄鸟的上体为深灰色,部位之间对比鲜明,下体白,飞行时翼下的白色斑块明显可见,尾长而有的品种有近乎白色的臀部。雌鸟则拥有温暖色调,呈上体棕色,而下体淡黄色,喙呈黑色。幼鸟外观与雌鸟相似。

【生活习性】

白腹食籽雀栖息于灌木丛与次生林边缘,通常靠近水体,如湖泊、溪流和沼泽。海拔范围从海平面至海拔800米。它们主要依赖于草籽和其他植物种子为食,偶尔也会捕食昆虫。这种鸟一般单独或成对活动,较为罕见群体出现。

【繁殖习性】

白腹食籽雀的繁殖季节通常在南半球的冬季,即巴西东部的11月末至2月中旬。这种鸟建造巢穴,通常位于2.5-4.5米高的灌木或树木上,靠近水源。巢穴主要由细草茎和其他植物编织而成,并以内衬白色棉质种子绒毛进行加固。每窝产卵通常2枚,卵为白色,有斑点。孵化和育雏的具体周期数据尚不清楚。

【保护状况】

根据IUCN红色名录(2009年3.1版),白腹食籽雀被列为无危(LC)的保护等级。然而,因商业性捕猎和栖息地的丧失,在某些地区其数量严重下滑,亦被认为需要一定的保护措施。

【地理分布】

白腹食籽雀主要分布在南美洲中部、东部及南中部地区,甚至包括玻利维亚、巴拉圭、巴西东南部,以及小范围地出现在秘鲁东南部及阿根廷北部等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