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ufous-rumped Seedeater
English name:Rufous-rumped Seedeater
Scientific name:Sporophila hypochroma
【简介】
棕腰食籽雀,学名Sporophila hypochroma,英文名为Rufous-rumped Seedeater。属于雀形目,裸鼻雀科,食籽雀属。
【地理分布】
主要分布在南美洲中部的巴拉圭南部、阿根廷东北部至乌拉圭西部的草甸湿地,迁徙期间向北移往玻利维亚北部、巴西中南部及东部的巴拉圭。
【外形特征】
棕腰食籽雀体型较小,体长约10厘米,体重约9.7克。雄性繁殖期羽毛呈现灰色头部至背部,下背和臀部为鲜艳的棕红色。雌性的外观为温暖的沙棕色,上体较浅,下体呈暖色,喉部及腹部颜色最淡。幼鸟外观类似雌鸟。
【鸣叫特征】
该物种鸣唱时发出一系列复杂的抑扬顿挫声,类似于钠音哨声和“pwee”声,节奏与慢速金翅雀相似。
【生活习性】
棕腰食籽雀栖息在高草丛生的湿地环境内。主要食用地面上的种子,并且在繁殖期雄鸟会以高昂悦耳的鸣叫声和飞行方式吸引雌鸟注意。
【繁殖习性】
12月至次年2月为繁殖季节,选择在地面或灌木丛内构筑碗状巢。乌拉圭发现的巢中包含两枚卵。
【外型辨识】
尽管棕腰食籽雀与茶腹食籽雀外形相似,在颜色饱和度方面,前者更为显眼,是主要的辨识标志。各亚种间的形态差异尚不明确。
【保护状况】
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将该物种列为近危(NT),面临严重的栖息地丧失威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