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lobal Bird Index - IOC15.1
Home > PASSERIFORMES > Thraupidae > Sporophila > Variable Seedeater
Variable Seedeater

Variable Seedeater

English name:Variable Seedeater

Scientific name:Sporophila corvina

【简介】
黑食籽雀(Variable Seedeater,学名:Sporophila corvina)属于雀形目裸鼻雀科食籽雀属,是一种小型而又结实的鸟类,主要分布于中美洲和南美洲的热带低地及半开放环境。

【外形特征】
黑食籽雀的体长为9.6-11.5厘米,体重为9.5-12.5克。雄鸟全身为黑色,除翼基部有一个白色斑块外,有时腹部中线也会出现白色条纹。雌鸟头部和上体为橄榄褐色,下体颜色较为浅淡,喉咙最淡,胸部具有一条狭窄的棕色带。幼鸟的外观类似于雌鸟,但体色上有灰色和棕色羽毛的混合。

【生活习性】
活动于灌木丛、森林边缘、湿润草原、杂草地、花园和路边等环境,尤其偏爱高大的草地过夜。栖息地高度从海平面至约1500米不等。黑食籽雀主要以种子为食,此外也会食用少量浆果和昆虫。通常成对或结小群活动,偶尔会与其他食籽鸟类混群。

【鸣叫特征】
该物种的鸣叫声仿佛始于柔和的颤音,随后逐渐加速并变得复杂,它还能发出“chiyh”或“chiih”的鼻音叫声。

【繁殖习性】
繁殖期始于3月,高峰在4月至9月间。它们的巢由雌鸟单独搭建,位于树、灌木或草丛中的树干分叉处,距离地面0.5-5米不等。巢体深约45毫米,由细草、根须和纤维构成。每窝通常产卵2枚,少量情况下可产3枚。孵化过程大约持续12天,雏鸟在孵化后12天离巢。

【外型辨识】
相比于其他食籽雀,黑食籽雀具有短一些的喙。相较于厚嘴籽雀,雌鸟皮色偏橄榄褐色,而雄鸟在墨西哥和中美大部分地区的体色全黑,而在南部中美及南美洲地区,黑白体色则更为多样。

【物种区别】


【保护状况】
根据IUCN的评估,黑食籽雀属无危物种。

【地理分布】
黑食籽雀生活于美洲的低地,从墨西哥东部至秘鲁皆有分布。其栖息地包括开阔灌木丛、湿润草地以及其他半开放的生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