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lobal Bird Index - IOC15.1
Home > PASSERIFORMES > Fringillidae > Spinus > Red Siskin
Red Siskin

Red Siskin

English name:Red Siskin

Scientific name:Spinus cucullatus

【简介】
黑头红金翅雀(学名:Spinus cucullatus),又名红啄木雀,是雀形目燕雀科中的一种小型热带鸟类。主要分布于南美洲东北部,包括哥伦比亚、委内瑞拉和圭亚那等地。

【外形特征】
成熟雄性黑头红金翅雀的体长约10-11厘米。其头部从颈侧到喉咙呈深黑色,背部为深红色,尾部黑色并带有白色和带有粉红色色调的腹部。翅膀则为黑色,边缘是鲜艳的红色。雌鸟头部和上身呈灰色,脸颊直到喉咙和颈侧偏浅灰色,背部和下腹部呈现红色或橙红色,并在尾下覆羽有白色。观察幼鸟时,可发现其橙红色部分较少,雄性幼鸟表现为棕色,雌性幼鸟更显灰色。

【生活习性】
黑头红金翅雀栖息于200至1500米海拔的低地和山麓的干燥林地及开阔地带、森林边缘、灌木丛及草地。繁殖季节结束后的迁徙非定居过程中,该品种鸟类常常集体觅食,饮食包括草籽、果实以及偶尔昆虫。

【鸣叫特征】
黑头红金翅雀的繁殖鸣叫声具有较高辨识度,特点是一系列重复的清脆音符、颤音及持续大约2到3分钟的颤鸣声,这其中包括了高音的啾啾声和尖锐的“chi-tit”或“chut-chut”。

【繁殖习性】
繁殖季节通常在5月至7月初,甚至延续到11月至12月。雌鸟独自筑巢,其巢呈深杯状,内含由纤维质树皮或草条编织而成的结构,并以棉状纤维内衬。雌鸟负责孵化,并且平均孵化期是11到13天。小鸟在出壳后14到16天内可以离巢。

【外型辨识】
该物种雄性和雌性的外观差异显著,并且其独特的红黑相间的羽毛色泽是其区别其他相关物种的显著标志。

【保护状况】
黑头红金翅雀面临极大的生存挑战。其栖息地破坏及非法捕猎导致其种群数量锐减。根据IUCN红色名录,黑头红金翅雀被列为顶级风险的濒危物种(EN),而为限制其贸易和保护该物种免受进一步伤害,《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已将黑头红金翅雀列为附录I保护物种。目前种群数量估计在几百到几千只之间分布。2003年,科学家在圭亚那南部意外发现了数千只的集体栖地,这为物种保护带来一线希望。

【地理分布】
黑头红金翅雀主要分布于南美洲东北部,包括哥伦比亚、委内瑞拉和圭亚那等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