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ick-billed Siskin
English name:Thick-billed Siskin
Scientific name:Spinus crassirostris
【简介】
学名:Spinus crassirostris
【外形特征】
厚嘴金翅雀体型中等,体长约13.5至14厘米。其最显著的特征是粗大的嘴部。雄性个体头部和喉咙呈黑色,上体为橄榄黄色,偶尔带有深色条纹;腹部为鲜黄色。雌性个体颜色较为暗淡,上体呈灰绿色,下体呈灰白色,头部也未呈现雄性那样的黑色。
【生活习性】
厚嘴金翅雀栖息于南美洲安第斯山脉的亚热带或热带湿润山地森林和高海拔灌木丛中,主要集中在海拔3000到4800米的地区。它们尤其适应于波利勒皮斯灌木林,以及其他零星分布的林地。该物种的食物来源主要是波利勒皮斯种子、芽和嫩枝,特别是在繁殖季节。繁殖季节以外,厚嘴金翅雀可能会在波利勒皮斯分布区外觅食。厚嘴金翅雀之间的活动方式多样,它们既可以成对活动,也可能形成小群,甚至多达30只的大群,并且常与其他金翅雀混群活动。
【鸣叫特征】
它们发出了一系列低沉而节奏快的金翅雀式鸣叫声,具体表现在干燥拉长的“heeep”以及粗糙的“chler-ee”声。雄性会参与群体中的合唱,显示出其社会性生活特征。
【繁殖习性】
厚嘴金翅雀的繁殖活动通常发生在3月,伴随此活动,它们开始筑巢并进行产蛋。具体详细的繁殖数据尚不完全清楚,但已知的繁殖周期开始于2月底。
【外型辨识】
为了区分厚嘴金翅雀与其他近似种,尤其是冠金翅雀,需要特别观察其较粗的嘴型以及腹部中央的灰白色标记。雌性个体尤其难辨,需仔细审查各部位特征以实现准确识别。
【保护状况】
IUCN(世界自然保育联盟)将其列为无危(LC),由于其广泛的分布范围与相对稳定的数量趋势,即使其种群数量不多,且分布在零散区域,也仍然让其成为需要关注却尚不必过多担忧的一种物种。
【地理分布】
厚嘴金翅雀的分布范围广泛,从北部的3000米到4000米,逐渐往南下降至2100米。其地理分布已知从秘鲁西部至智利中部,再延伸至阿根廷西北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