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lobal Bird Index - IOC15.1
Home > PASSERIFORMES > Timaliidae > Spelaeornis > Bar-winged Wren-Babbler
Bar-winged Wren-Babbler

Bar-winged Wren-Babbler

English name:Bar-winged Wren-Babbler

Scientific name:Spelaeornis troglodytoides

【简介】
斑翅鹩鹛(学名:Spelaeornis troglodytoides),属于画眉科鹩鹛属的一种小型鸟类,体长约为10-11厘米。

【外形特征】
斑翅鹩鹛具有独特的红褐色上体,各羽毛带有黑色与白色斑点,尾部和双翼上具黑色横纹。其喉咙呈现淡色,翅膀和尾巴上的黑白条纹显著,全身散布着星状淡色斑点。雌雄及幼鸟的特征相似,具有相同的体羽色彩及斑点图案,但雌鸟可能稍小一些。虹膜为红褐色,喙以黑褐色为主,下喙黄褐色或肉黄色,足黄褐色。

【生活习性】
斑翅鹩鹛常独处或成对活动,栖息于温带山地森林中的阴暗潮湿区域,特别是在林下植物发达、多灌木和苔藓植物的环境中最为常见。竹林、松林与林缘的疏林灌丛也为其栖息地。它们活动于地面或矮灌丛间,发出轻柔而低沉的叫声,如“吱吱”声。

【鸣叫特征】
斑翅鹩鹛常独处或成对活动时会发出轻柔而低沉的叫声,如“吱吱”声。

【繁殖习性】
斑翅鹩鹛在3月到6月间筑巢繁殖。已记录到的亚种包括秦岭亚种(S. t. halsueti),不丹亚种(S. t. sherriffi),滇东亚种(S. t. rocki)等共七个亚种。

【外型辨识】
斑翅鹩鹛可以通过其区别明显的尾部横纹及体羽斑点加以识别。长尾鹩鹛尾巴呈纯褐色,而脸颊和耳羽为暗灰色。丽星鹩鹛的下巴和喉咙处有肉桂色羽毛并布满白色斑点。

【物种区别】
与类似种长尾鹩鹛(Spelaeornis chocolatinus)和丽星鹩鹛(Spelaeornis formosus)相比,斑翅鹩鹛可以通过其区别明显的尾部横纹及体羽斑点加以区别。长尾鹩鹛尾巴呈纯褐色,而脸颊和耳羽为暗灰色。丽星鹩鹛的下巴和喉咙处有肉桂色羽毛并布满白色斑点。

【保护状况】
根据《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2018年的数据,斑翅鹩鹛被列为无危物种(LC),但该鸟种分布零散且数量稀少,在不丹、印度及中国等地区大部分记录仅出现于保护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