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lobal Bird Index - IOC15.1
Home > PASSERIFORMES > Timaliidae > Spelaeornis > Naga Wren-Babbler
Naga Wren-Babbler

Naga Wren-Babbler

English name:Naga Wren-Babbler

Scientific name:Spelaeornis chocolatinus

【简介】
那伽鹩鹛(英文名:Naga Wren-Babbler,学名:Spelaeornis chocolatinus)是雀形目鹛科鹩鹛属的一种鸟类。体长约11厘米,体重在11至15克之间,全身覆盖深褐色的羽毛,主要分布于印度东北部的那加兰邦和曼尼普尔邦,栖息于常绿森林中,偏好植被茂密的陡峭山坡,尤其是靠近流水的地方和岩石覆盖区域。

【外形特征】
那伽鹩鹛雄鸟体羽呈橄榄褐色,背部带有微红色调,腹部为赭褐色并带有细小的白色点状斑纹。雌鸟则偏红褐色。虹膜为红褐色,喙为暗褐色,脚为偏粉色,其显著特征为较长的尾巴以及白色的喉咙和腹部区域。

【鸣叫特征】
其叫声为响亮的爆破哨音‘wheeuh’。鸣叫声通常包括快速重复的两至三个音节的颤音,最后出现一个上升音节;亦会发出一些类似鹪鹩的更快的'ticki-ticki-ticki-ticki'或嘟声。

【生活习性】
该物种栖息在海拔1200至3100米的山地常绿森林中,非常活跃于岩石和落叶覆盖的地形上,主要以蚂蚁、小甲虫和其他昆虫为食。分布范围限于印度东北部的那加兰邦和曼尼普尔邦。

【繁殖习性】
搭建的巢穴呈深杯状,由细小的叶骨和粗大的蕨根编织而成,并用细枝和叶骨铺衬巢穴内部,通常位于枯叶堆下。每窝产3枚带淡红色斑点的白色蛋。虽然具体的繁殖细节尚不完全清楚,但已知该物种长期以来为这些地理位置中的留鸟。

【外型辨识】
那伽鹩鹛可与同属的Tawny-breasted和灰腹鹩鹛相区分,因长得多的尾巴及白色侧翼条纹,尤其是雄性那伽鹩鹛更是通过其鲜明的喉部和腹部颜色表现出来。

【物种区别】

【保护状况】
该物种已被IUCN列为易危(VU),其数量稀少,且分布范围逐渐缩小,导致其很容易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而进一步濒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