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 Shoveler
English name:Red Shoveler
Scientific name:Spatula platalea
【地理分布】
赤琵嘴鸭(学名:Spatula platalea),又称红匙嘴鸭,属于雁形目鸭科匙嘴鸭属的鸟类。广泛分布于南美洲南部,包括智利中部到巴西南部,以及火地群岛、秘鲁南部的高原地带,偶尔也在南乔治亚和南桑威奇群岛出现。
【外形特征】
赤琵嘴鸭身长45-56厘米,体重介于467-686克之间。雄性在繁殖期时头部呈浅灰色,缀满黑色斑点,下巴和喉咙呈近白色,身体呈现出肉桂色,并且遍布黑色椭圆形斑点。其背下部、臀部以及尾部中央呈黑色,边缘为乳白色,翅膀上配备有绿色的翼镜和淡蓝色的覆羽,翼尖带有白色。雌性整体呈现斑驳的棕色,头部和下体散布着棕色斑点,背部和尾部则为深棕色并带有奶油色边缘,翅膀具有与雄鸟相似但更偏黑色的翼镜。腿、脚为灰色至黄色,虹膜则是深棕色。
【鸣叫特征】
赤琵嘴鸭的鸣叫声并不十分多样化。雄性会产生低沉的嘎嘎声或类似喷嚏的声音,并在求偶时发出空洞的“tooka-tooka-tuk-tuk”声,飞行时则发出了更深沉的“tuk tuk”声。雌性受到惊吓或刺激时会发出尖锐的“quack”声或者嘶哑的“whrrt”和“rrr”声。
【生活习性】
赤琵嘴鸭主要栖息于湖泊、河流、泻湖、池塘、红树林及沼泽水域,偏好富含浮游生物的淡水或咸水环境。这种鸭类善于通过过滤水面或泥浆觅食,食物主要包括水生植物的种子、小型水生无脊椎动物,如蜗牛、昆虫、幼虫、软体动物和微小的水生动物等。同时也依赖于湖泊、河流和红树林中的湿地作为其生存和繁育环境,直至高原地区,这些鸭类也能在其中生存,高度最高可达4200米。
【繁殖习性】
赤琵嘴鸭的繁殖季节一般定在9月至10月。雌鸭单独筑巢于地面,巢的直径为170毫米,由树枝、水生植物、干草和芦苇构成。每个巢内含有5-10枚(平均8.5枚)淡黄色的卵,每枚卵的平均尺寸为49-64毫米×37-39毫米,重量范围在27.5-46.5克之间。孵化期大约需要25天,孵化任务由雌鸭独自完成。幼鸟出生时下半身为黄色,上半身呈棕色,出生后一天重量约为22.6克,到满21天时可达到202克。巢穴总是在湖泊附近的地面或沼泽植被中,距离水面不超过40米。
【保护状况】
赤琵嘴鸭被列为《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国际鸟类红皮书上的无危物种(LC)。尽管如此,其生存仍然面临着气候变化及湿地富营养化的威胁。不得不提的是,这也与人为原因导致的栖息地退化有关。评估显示全球兴度的种群数量在10万至100万只之间。
【外型辨识】
赤琵嘴鸭因其独特的大型铲状喙以及红色体色而广为人知。
【物种区别】
原文中没有对物种区别的详细描述,因此不输出该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