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oraiman Nightjar
English name:Roraiman Nightjar
Scientific name:Setopagis whitelyi
【简介】
委内瑞拉夜鹰(Roraiman Nightjar)是一种体型偏小的夜鹰科鸟类,主要生活在南美洲特普伊山脉的高海拔地区。分布在委内瑞拉东部、圭亚那西部及巴西北北部。
【外形特征】
委内瑞拉夜鹰的体长约为21至22.4厘米,雄鸟体重在30至40克之间,雌鸟稍重,体重为45至48克。其上体呈黑褐色,夹杂着肉桂色和灰白色斑点,尾巴深棕色,外侧三对尾羽有淡淡的浅色条纹,最外侧两对尾羽还带有一块白色斑点。翅膀主要为深棕色,靠近末端有一细白条纹,靠近躯干部分则有白色斑点。下巴和上喉部颜色为深棕色,下喉部为白色,胸部深棕色而带有浅色条纹,腹部和胁部淡黄色,带有棕色条纹。雌鸟的颜色更偏棕色,翅膀上的斑点较小且呈肉桂色,尾羽上的白色斑点也较小。
【鸣叫特征】
委内瑞拉夜鹰的叫声独特,表现为一连串不清晰的“hreeer”声,间隔1到2秒重复,音调先升后降。
【生活习性】
这种夜鹰主要栖息于特普伊山脉的开阔地带,如草原、林间空地和森林边缘。它们活动时间主要集中在夜间,白天则隐蔽。该物种的觅食行为还不完全清楚,但仍推测它们可能利用从地面或低矮树枝头飞扑捕食昆虫的方式觅食。
【繁殖习性】
关于委内瑞拉夜鹰的繁殖特征信息尚不充分,推测其会在地面上直接产卵,通常每个繁殖季节产一到两个卵。
【外型辨识】
委内瑞拉夜鹰与暗色夜鹰相比略小,叫声有所不同。此外,其体型较斑翅夜鹰小,并且缺乏棕颈圈和翅膀与尾部上的白色标志。
【保护状况】
委内瑞拉夜鹰的保护状态为IUCN无危(LC)。
【地理分布】
委内瑞拉夜鹰主要栖息在南美洲特普伊山脉的高海拔地区,其分布地点涉及委内瑞拉东部、圭亚那西部和巴西北北部。由于特普伊山脉植被在受到破坏后不会自然地恢复,会生成更不适合夜鹰生存的植被结构,这在一定程度上构成了对其生存的威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