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ucan Barbet
English name:Toucan Barbet
Scientific name:Semnornis ramphastinus
【简介】
巨嘴拟啄木鸟(学名:Semnornis ramphastinus),又称巨嘴拟䴕,属于新热带界的巨嘴拟啄木鸟科,是该科中唯一一种现存的巨嘴类鸟类。这种色彩鲜艳的云雾林居民分布于厄瓜多尔西北部和哥伦比亚西部的湿润森林中,独特的特征包括粗壮而厚实的喙、黄色的上颌和深绿色的下颌,以及独特的羽毛图案。
【外形特征】
巨嘴拟啄木鸟体长约19至21厘米,体重80至115克,拥有圆形的喙状头和粗大的喙。其头部为鲜明的黑色,喉部和颈背呈灰色,胸部和上腹部为红色,下腹部为黄绿色,翅膀和尾巴呈灰蓝色。雄鸟具有黑色的羽冠,而雌鸟则缺乏这一特征。幼鸟最初颜色较暗淡,其喙约在四个月后发育出钩状突起。
【鸣叫特征】
巨嘴拟啄木鸟的鸣叫声至为引人注目,该声调由繁殖对之间发出的高亢哨声组成。叫声强度大,多在繁殖季节间以二重唱的形式展示,显然用于标记领地所有权。随着季节的推进,鸣叫声的频率会从年初的频繁逐步减少。
【生活习性】
巨嘴拟啄木鸟是典型的留鸟,栖息在海拔1400至2400米之间的寒冷湿润森林。它们偏好旧的月桂科树木作为巢穴地,主要以水果为食,但也偶尔觅食昆虫、小爬行动物、树液等。一般情况下,巨嘴拟啄木鸟会以3至6只的小群活动,有时与其他物种混群觅食。它们在白天约12小时内于其领地范围内觅食。
【繁殖习性】
巨嘴拟啄木鸟采用合作繁殖模式。由几只协助鸟在经历两个或更多的繁殖季,通过协助孵蛋和喂养雏鸟的形式,来支持主导繁殖对。繁殖期通常从2月持续至10月。雌鸟在枯死的树木中挖掘洞穴来作为巢穴,并于其中产蛋。孵化期约为15天,而幼雏离巢的时间则需大约45天。
【外型辨识】
与其他鸟类相比,巨大的厚实结构的喙是这种鸟的一大标志性特征,尤其对比到同属的厚嘴拟啄木鸟,后者体态相似但几乎是单一橄榄色且分布于哥斯达黎加和巴拿马高地。
【保护状况】
在全球红色名录(IUCN)中,巨嘴拟啄木鸟被列为近危物种(NT)。造成该物种面临保护挑战的主要原因包括非法捕捉导致的个体数量减少,以及栖息地丧失的问题。
【地理分布】
巨嘴拟啄木鸟在南美洲的哥伦比亚和厄瓜多尔西部呈现出独特的分布状态,从哥伦比亚的西部山区可延伸至厄瓜多尔西部相应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