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ellow-eared Toucanet
English name:Yellow-eared Toucanet
Scientific name:Selenidera spectabilis
【简介】
黄耳小巨嘴鸟(英文名:Yellow-eared Toucanet,学名:Selenidera spectabilis)是䴕形目巨嘴鸟科小巨嘴鸟属的鸟类。该物种以其独特的外形和颜色吸引了众多关注。它主要分布在中美洲和南美洲的森林地带,从洪都拉斯到哥伦比亚西南部及其周边地区,包括西北部的厄瓜多尔(埃斯梅拉达斯)。
【外形特征】
黄耳小巨嘴鸟体长从30到38厘米不等,体重175-245克。雄鸟的头部到颈部背侧为黑色,拥有标志性的金黄色耳羽,背部和上尾覆羽为绿色,尾巴黑色,腹部黑色到黄色侧腹斑,大腿红棕色,下尾覆羽红色。相比之下,雌鸟的头部到颈部背侧为红棕色,没有明显的黄色耳羽,喙相对较短。幼鸟的颜色较为暗淡,羽毛质地松散,喙图案模糊。嘴部长而轻,外层为角质鞘,内部中空,有细骨支撑杆排列。面部和下巴的裸露皮肤通常为鲜艳的颜色。
【生活习性】
黄耳小巨嘴鸟偏好栖息在海拔300至1,500米的混合森林、斜坡和山脊。尤其在湿润森林和林木稀疏的地方更为常见。它们主要在中层和树冠层活动并觅食,食物以水果为主,偶尔也会捕食昆虫、蜘蛛等小动物。在繁殖季节,黄耳小巨嘴鸟活动更为频繁,会通过瞬间的鸣叫声“tik-ett”来交流,有时甚至伴随着喙的声音。它们通常营一夫一妻制。
【鸣叫特征】
黄耳小巨嘴鸟主要通过瞬间的鸣叫声“tik-ett”进行交流,有时甚至伴随喙的声音。
【繁殖习性】
黄耳小巨嘴鸟于4月至8月进入繁殖季节,个别最早的记录甚至在2月开始。它们会选择构木质地良好的树洞进行筑巢,洞穴宽度不能过大。成鸟先利用其强大的喙来打洞,洞深度约17cm至2米,此后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挖掘。通常不会添加巢材,一窝能产2至4枚蛋。孵化期约16天,幼鸟出生后,全身裸露,经过3周才能睁开眼,45天后离巢,此后独立生活。
【外型辨识】
相对其他Selenidera属的物种,黄耳小巨嘴鸟体型更大,有独特而显著的喙部图案,同时没有黄色颈圈,尾部不带有红棕色尖端。雌鸟通常较雄鸟更为淡色。
【保护状况】
依据IUCN(国际自然保护联盟)的评估,黄耳小巨嘴鸟目前被列为无危物种。
【地理分布】
黄耳小巨嘴鸟主要分布在中美洲和南美洲的森林地带,从洪都拉斯到哥伦比亚西南部及其周边地区,包括西北部的厄瓜多尔(埃斯梅拉达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