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lobal Bird Index - IOC15.1
Home > PASSERIFORMES > Rhinocryptidae > Scytalopus > Magellanic Tapaculo
Magellanic Tapaculo

Magellanic Tapaculo

English name:Magellanic Tapaculo

Scientific name:Scytalopus magellanicus

【简介】
安第斯窜鸟(学名:Scytalopus magellanicus)是雀形目窜鸟科塞特窜鸟属的一员。它们主要分布在南美洲的智利中部至南部以及阿根廷西部地区,通常栖息于森林边缘、溪流附近的竹林和其他密集灌木丛中,尤其是在潮湿环境中更为常见。

【外形特征】
安第斯窜鸟体型小巧,身长在9.5厘米左右,体重在10.4到13.9克之间,平均为11克。雄鸟的羽毛主要呈现深灰色,前额上可能带有银白色或霜状的斑点;其翅膀内侧为暗褐色,尾部羽毛为灰色,腹下和臀部的羽毛则在某些部位带有肉桂色的条纹。雌鸟与雄鸟外观相近,但色度更浅一些,而幼鸟则从肉桂棕色到灰褐色,尾巴上有较暗的条纹。

【鸣叫特征】
它们的鸣叫持续时间约0.3秒,通常由两个音符组成,首音符的频率范围在3至3.5赫兹之间,末音符则高0.5贝赫兹。这一过程每隔0.6秒反复进行,持续数分钟。安第斯窜鸟还会发出一连串下降颤音,每个颤音长度约在0.3至0.6秒,约含5至7个音符,频率保持在3.5赫兹左右。另外,它们还有其他声音表达方式。

【繁殖习性】
安第斯窜鸟在10月至11月期间进入繁殖季节。胎生时,构建的巢球由树根纤维、苔藓、地衣组成,内衬有草和马毛,通常建造在树皮与地面间的裂缝中,被蕨类覆盖的河岸,或者是倒木扎根的藤蔓内。每窝可产2至4枚卵,平均尺寸约为22×17毫米。雌雄鸟都参与孵卵,根据一项调查研究显示,在奇洛埃岛上的繁殖成功率达到了74%。

【外型辨识】
安第斯窜鸟与暗黑窜鸟具有明显的辨识差异。它的鸣叫声音是区分的最佳依据,羽毛的颜色和分布区域也是主要的特征之一。

【保护状况】
根据IUCN标准,安第斯窜鸟被认为是无危(LC)。虽然其栖息地在智利和阿根廷大部分地区已被保护在国家公园或受保留区域内,但在栖息地逐渐片段化的影响下,其种群数量出现逐渐下降的趋势。

【地理分布】
安第斯窜鸟的分布在南美洲覆盖了智利中部至南部以及阿根廷西部地区。其中包括纽布雷省、安第斯山脉等不同区域。此外,它们也零星分布在一些特定地方,如哥伦比亚、厄瓜多尔和更多的西半部地区,分布范围广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