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lobal Bird Index - IOC15.1
Home > APODIFORMES > Apodidae > Schoutedenapus > Scarce Swift
Scarce Swift

Scarce Swift

English name:Scarce Swift

Scientific name:Schoutedenapus myoptilus

【简介】
珍雨燕(Schoutedenapus myoptilus),是雨燕目雨燕科唯一一种物种的鸟类。该物种在非洲的Afromontane线、肯尼亚至莫桑比克等地广泛分布。珍雨燕首次由意大利鸟类学家萨尔瓦多里于1888年描述,学名为Cypselus myoptilus,后修改为Schoutedenapus myoptilus。2016年,欧洲鸟类学家根据两个独立研究,分别通过形态和遗传分析确认珍雨燕和斯氏雨燕为同一物种,后者被认为是珍雨燕较暗的亚成体或幼体。

【外形特征】
珍雨燕体长约16.5厘米,体重28至30克。其外观特点包括头部圆润,尾巴细长且深叉,翅膀长而从二级飞羽处急剧收窄。全身羽毛为均匀灰褐色,背部略显帽状外观,喉咙淡灰色,胸腹部中棕色,尾部深棕色近似巧克力色。与非洲白腰雨燕相比,珍雨燕显得体型更为圆润,飞行姿态不那么矫健。与非洲黑雨燕和普通雨燕相比,其身体更瘦长且飞行姿态更弱,显著差异在于缺乏白色的喉咙和腹部斑块。

【鸣叫特征】
珍雨燕非常善于鸣叫,其最显著的叫声是一串连续的金属质感‘tic’音,由一系列短颤音开始,随后是连续的短促鼻音颤音,持续约一秒钟,最后以又一串‘tic’音结束。整体听起来,类似于家燕或欧金翅雀的叫声,但更响亮且高频,可能与普通雨燕的尖叫相似。

【生活习性】
珍雨燕主要栖息于潮湿的高海拔地区,偏爱峡谷、瀑布和常绿森林。其活动范围相对固定,然而在综合性迁徙中可能离开特定区域,如在喀麦隆西南部发现的部分群体可能迁往比奥科岛。繁殖期集中在一年周期的特定阶段,尽管具体繁殖时间和地点细节尚不明确。据推测,珍雨燕可能在岩石峰、裂缝或靠近山林瀑布的地方筑巢。

【繁殖习性】
繁殖活动发生在不同的地区,时间各有不同,如津巴布韦集中在9月至12月,埃塞俄比亚记录在6月至9月,非洲其他地区也在相近时间内活动。珍雨燕一般在岩石裂缝或悬崖处产卵,但具体巢穴数据尚未被记录。亚成鸟和幼鸟的性特征显示其繁殖周期与年龄相关,推测繁殖期可能在9月至次年2月或是次年9月。

【外型辨识】
珍雨燕有3个亚种,分别是S. m. myoptilus、S. m. poensis 和 S. m. chapini,其中S. m. myoptilus广泛分布,S. m. poensis在其原生环境中较为局限,而S. m. chapini主要分布于刚果民主共和国、卢旺达和乌干达西南部。

【保护状况】
据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评估,珍雨燕目前被列为无危物种。其广泛的地理分布和未知的繁殖地使其较难以受到直接威胁。然而,气候变化和栖息地破坏可能对珍雨燕带来威胁,需要持续监控和保育措施。

【地理分布】
珍雨燕广泛分布于非洲东部及中东部地区,包括喀麦隆、刚果民主共和国、埃塞俄比亚、肯尼亚、马拉维、莫桑比克、乌干达和赞比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