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usset-winged Schiffornis
English name:Russet-winged Schiffornis
Scientific name:Schiffornis stenorhyncha
【简介】
红翅希夫霸鹟(学名:Schiffornis stenorhyncha),又称Russet-winged Schiffornis,是雀形目蒂泰霸鹟科希夫霸鹟属的一种中型鸟类。该物种主要分布于美洲中南部,包括中美洲的巴拿马和南美洲的哥伦比亚北部及委内瑞拉北部的森林地带。
【外形特征】
红翅希夫霸鹟体长介于15.5至16.5厘米之间,体重在30至34克左右。这种鸟全身羽毛呈均匀深棕色基调,但翅膀和头部带有较温暖的红褐色调。其喙部较大且略显钩状,类似莺鸟的喙型。两性在外观上相似,然而幼鸟尾巴更短,整体呈现较暗淡的颜色,冠部更为明亮,喉咙和腹部区域呈灰色。不同亚种间颜色可能存在细微差异,如指名亚种上体较暗,翅膀部分的红褐色更为明显;而panamensis亚种整体颜色更浅,翅膀和尾部的颜色更鲜艳,喉咙处的肉桂红色和胸部、腹部的灰橄榄色形成对比。
【生活习性】
该物种栖息于湿润森林或邻近的高大次生林中,并且几乎总是出现在森林内部,很少接近森林边缘。活动于低地至约1800米的海拔范围内,如在委内瑞拉北部记录到海拔1800米处的存在,在哥伦比亚中部安第斯山脉的海拔高度记录则为1550米。其主要食物以水果和昆虫为主,通过在森林下层活动,捕获毛虫、蝉以及小浆果等。红翅希夫霸鹟通常单独觅食,有时也会加入混群觅食。它们在树叶表面及树干上搜索昆虫,常常在垂直树干1至2米高处进行短暂的空中捕食。
【鸣叫特征】
红翅希夫霸鹟的鸣叫声为一系列的清晰、丰富且富有音乐性哨音,通常由2至4个部分组成,其中第二和第三个哨音尤为上扬。这种叫声在巴拿马东南部(panamensis亚种)被描述为“teeuu, wheet-wheet, wheet”。
【繁殖习性】
红翅希夫霸鹟的繁殖季节在哥伦比亚北部为1月至6月。其巢呈杯状,内部尺寸约22.9毫米×18.1毫米,壁厚30毫米,深度56.6毫米,外部尺寸139.4毫米×144.2毫米×115.7毫米。每窝产卵2枚,颜色为淡奶油色,带有深紫色斑点,平均大小18.3毫米×23.2毫米,重量约4.49克。孵化由雌鸟单独承担,持续约21天,雏鸟期20天,孵化期间雌鸟平均每天访问巢穴4.72次,雏鸟阶段每小时1.25次。
【外型辨识】
红翅希夫霸鹟难以观察到,但在巴拿马东部、哥伦比亚和委内瑞拉北部普遍出现。部分地区特别是委内瑞拉有减少趋势。在巴拿马的Bocas del Toro地区,panamensis亚种的密度估计为大约4对/100公顷。多个保护区已记录到这种鸟的存在,例如委内瑞拉的Henri Pittier国家公园。
【保护状况】
根据IUCN评估结果,红翅希夫霸鹟被列为无危物种。
【地理分布】
红翅希夫霸鹟分布于中美洲的巴拿马至南美洲的哥伦比亚北部和委内瑞拉北部。它们主要栖息于湿润森林或邻近的高大次生林中,低地至海拔约1800米的高度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