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ur Stonechat
English name:Amur Stonechat
Scientific name:Saxicola stejnegeri
【简介】
东亚石䳭属于雀形目鹟科石䳭属的鸟类。它广泛分布于欧亚大陆的西伯利亚东部、蒙古东部、朝鲜半岛和日本,至冬季则迁徙至中国的长江以南地区、印度支那以及海南岛。
【外形特征】
雄性东亚石䳭具有黑色头部、宽阔的白色半颈圈、主要为锈红色的下体,以及白色的尾下覆羽和臀部。在非繁殖季节,雄性的颜色相对较为杂乱,头部和胸部的颜色较淡。雌鸟体表呈现条纹状棕色,下部颜色较浅,翼上有小白色斑点,且面部无明显对比图案。幼鸟的上部为暗褐色,有浅色条纹及眉纹,臀部较浅,下部亦较浅,胸部和侧部有深色条纹。
【鸣叫特征】
雄鸟会发出短暂尖锐的叫声,音调较高且更为简单,包含甜美的哨声和干涩的颤音。它还会在短弹跳展示飞行中产生更加丰富多样的鸣唱。
【生活习性】
东亚石䳭栖息于多种开阔的环境,包括低矮灌木丛、草原等。它们偏好拥有不同高度灌木和草丛的地方。主要的食物来源是昆虫,但也会适量食用小型脊椎动物、种子和果实。
【繁殖习性】
该物种繁殖期约为每年3月至8月,主要集中在4月至7月中旬。雄鸟偶尔会同时与两只雌鸟配对,而雌鸟也可能连续与四只雄鸟交配。它们的巢通常由根须、草、叶子和植物茎构成,内铺细根须,有时还混有毛发、羊毛和羽毛,建于地面或低洼处,并被草丛底部或灌木丛所遮蔽。
【外型辨识】
东亚石䳭成鸟体重大约15.4克,翼长约为68.8毫米,嘴峰长约15.5毫米,喙宽度约3.5毫米,喙厚度约3.7毫米,跗蹠长约21.1毫米,尾长约50.1毫米。
【物种区别】
与黑喉石䳭相似,东亚石䳭的显著区别在于其基喙略宽,臀部白色较少。
【保护状况】
IUCN尚未为该物种进行评估。
【地理分布】
东亚石䳭分布区包括东西伯利亚至日本和朝鲜半岛,在中国南部和印度支那等地越冬。近年来,东亚石䳭不时报告出现在英国西部、美国阿拉斯加东部以及南至婆罗洲的迷鸟记录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