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lobal Bird Index - IOC15.1
Home > GRUIFORMES > Sarothruridae > Sarothrura > Slender-billed Flufftail
Slender-billed Flufftail

Slender-billed Flufftail

English name:Slender-billed Flufftail

Scientific name:Sarothrura watersi

【简介】
细嘴侏秧鸡(英文名:Slender-billed Flufftail,学名:Sarothrura watersi),是鹤形目侏秧鸡科侏秧鸡属的一种稀有鸟类。主要栖息于马达加斯加东部的山地湿地区域,与雨林相邻。

【外形特征】
细嘴侏秧鸡体长约14至17厘米,尾部短而略蓬松,喙长且纤细。雄鸟的羽毛颜色较为鲜明,整体呈现出一种暗淡的栗色。头部、颈部和胸部呈栗色,上体为暗褐色并带有不明显的深色条纹,而下体为灰褐色无斑点;尾巴呈现栗色,末端为黑色。雌鸟的羽毛则更为暗淡,上体呈巧克力棕色,脸部侧面为浅棕色,下体为暗棕色,尾巴呈黑色,有白色和较宽的栗色横纹。

【鸣叫特征】
细嘴侏秧鸡的叫声低沉而庄严,通常包含2到3个音节,曾被描述为“gu-duk gu-duk gu-duk...”,“GOO-goo”,或“tok-tok-tok-tok...”,中间的音节逐渐加快,有时更像马蹄声。此外,它还有报警叫声,之前曾描述为“tiec”。

【生活习性】
这种鸟类栖息在海拔930至1300米的中高山区,偏好有莎草科植物的大型湿地,也常常出现在稻田附近。它的生活方式较为隐秘,白天会发出领地叫声,但关于它的饮食和觅食方式,目前尚未有足够的数据。

【繁殖习性】
细嘴侏秧鸡的繁殖习惯尚不清楚,但据推测它可能在雨季进行繁殖。科学家在过去曾记录到雄鸟和雌鸟在繁殖季节中的特定行为,例如,在安达帕地区于九月份观察到处于繁殖状态的个体,以及在十月份、十一月份和三月份听到雄鸟的叫声。

【外型辨识】
细嘴侏秧鸡与更为常见的马岛侏秧鸡的最大区别在于其较长且更细的喙,以及更长的脚趾和更为暗淡的颜色。雄鸟的颜色相对简约,而雌鸟的颜色则更为暗淡,可以通过羽毛的颜色和鸣叫声音加以区分。

【保护状况】
根据IUCN(世界自然保护联盟)评估,细嘴侏秧鸡的保护状况为“近危”(NT)。

【地理分布】
细嘴侏秧鸡主要分布在马达加斯加东部的山地,具体区域包括安达帕、塔那那利佛、佩里奈特阿纳拉马扎特拉、兰诺马法纳/沃希帕拉拉和托罗托罗福齐沼泽。其分布零散且稀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