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dagascar Flufftail
English name:Madagascar Flufftail
Scientific name:Sarothrura insularis
【简介】
马岛侏秧鸡(学名:Sarothrura insularis),隶属于鹤形目侏秧鸡科侏秧鸡属,特有于马达加斯加的森林、灌木丛、荒地及湿地。这种鸟类以隐蔽的生活习性和独特的红黑相间羽毛著名,具有非常小巧的体型。
【外形特征】
马岛侏秧鸡的雄鸟头部、颈部和胸部呈鲜艳的红褐色,背部和腹部则为黑色,并带有黄白条纹。雌鸟的上部羽毛颜色比雄鸟更暗淡,带有胸nut色条纹,下部羽毛颜色为橙黄色,上面还带有黑色斑点。其尾部较短且蓬松,喙部为黑色或灰黑色,腿为黄褐色至粉褐色。幼鸟的体型较淡,尾部斑点还延伸至腹部。
【鸣叫特征】
雄性马岛侏秧鸡能够发出响亮且高亢的‘kee’或‘keekee’声,声音清脆,有时会在叫声的开头加上‘drr-drr’,结尾为‘kik’,持续约20秒。繁殖季节期间,雄鸟和雌鸟会共同发出‘ii…ii…ii’的声音。
【生活习性】
这种鸟类栖息于包括森林边缘、退化森林的草地、次生灌木丛、稻田以及不同海拔的多种环境条件中,从海平面至2300米的高度都有发现。主要以昆虫和种子为食,偶尔也会捕食小型水生动物。
【繁殖习性】
其繁殖季节因地区的不同而有所变化,东北部通常在2月,南部则在10月,同时也可能在9月或7月。雄鸟独自营巢筑穴,通常筑成球状,位置可能在地面或高达1.6米的树丛中。雌鸟独孵,雏鸟初生时一羽烟灰色的绒毛包裹着它们。
【外型辨识】
马岛侏秧鸡与细嘴侏秧鸡相比,嘴较短且颜色更加鲜明,而雌鸟颜色更深,尾部的条纹更为显著。同属内的其他物种在体型和色彩上也存在明显差异。
【保护状况】
马岛侏秧鸡的保护状况根据IUCN(国际自然保护联盟)的分类为LC(无危),表明其面临灭绝的风险较低。
【地理分布】
这种鸟类主要分布于马达加斯加中部和东部的沼泽森林和湿地。尽管其栖息地原本为林地,马岛侏秧鸡具备较强的适应力,能够在包括退化环境在内的多种环境中生存繁殖。